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燕绝登基之后, 林婉月并没有一步登天。

    就算是凭借着夺嫡之战的功勋,她也只是在不久之后升了三品。

    三品刑官可以在京城以外横着走,但在京城中还是要夹紧尾巴小心做事, 柳炎歌觉得这个升官的进度太慢,但仔细回想原本的剧情,林婉月同样是卷入夺嫡之战, 态度坚定, 动作果决, 却只是得封诰命夫人。

    和诰命夫人比起来,三品刑官已经可以说是权臣了。

    柳炎歌顿时释然。

    毕竟燕葛是燕葛,林婉月是林婉月, 她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 她们所在的局势也完全不同。

    战时残酷至极, 人命如草芥,填沟壑, 森森白骨堆成山,多少钟灵毓秀之辈都做了炮灰填旋, 燕葛活到最后, 得为皇帝,理所应当。

    而此时天下太平, 林婉月固然功勋加身, 可是谁还没个功勋了?她在同龄人当中已经是首屈一指,可是她的前辈, 前辈的前辈,都还在呢。

    接下来就是要慢慢熬资历了。

    “人事无常,但是没什么好担心的。”林婉月如此说道。

    她一向是这样不疾不徐的模样, 虽然才二十岁出头,但比活了四个世界的柳炎歌还要沉稳。

    柳炎歌就也点点头,“我相信你。”

    林婉月就这么熬着资历,四十岁时果不其然成为国之栋梁,得封一品刑官。

    一品刑官自建朝来共有四位,当中最知名的就是当初建国时负责审判前朝大正皇帝赵鸣琅的那位刑官姚星。

    那一场审判不仅奠定了刑官在整个燕朝的地位,更奠定了之后一百年的执政根基,那场审判是所有刑官都要仔细钻研的经典案例。

    林婉月自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人。

    在她多年努力之下,梁上书院和科举两条路并进,朝堂上女官比例已经从建国时的十分三涨到了十分之七。

    这是一场潜移默化的阳谋。

    梁上书院和科举这两条路,都是能够平步青云的,但是他们有一个本质的区别。

    梁上书院的女官可以考科举,也不可以不考,但是她们出来之后都可以做官。

    而科举这条路,不限性别不限年龄,人人都能考。

    在林婉月之前,梁上书院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毕业之后,都会再参加科举,两条路一起走,履历更辉煌,官途更稳当。

    但是林婉月之后,她身为那一届梁上书院中最优秀的毕业生,没有参加科举,却依然平步青云,一步步爬到一品,梁上书院的学生们便知道,不需要科举,她们的履历也足够用了。

    于是她们便有意识地退出科举,不再占用科举的名额。她们让出了科举的名额,这些名额却并没有落到如慕容留等人手上,在梁上书院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女人,看到了女人为官的可行性,而读书习字钻研学术,走上科举的道路。

    她们未必真的就比梁上书院的学生们差,只是或许因为家世或许因为地域或许因为其他种种原因,而没有成功进入书院学习罢了。

    林婉月有一次问柳炎歌:“科举与书院这两条道路的区别,当时威帝就有这般用意么?”

    柳炎歌哈哈大笑:“这个其实是我搞的啦,梁上书院本来是绿林十八寨的子弟学院,后来建国后,才慢慢变成这样子的。”

    当时柳炎歌说需要女官,燕葛想了想,觉得她说的对,于是从善如流,将梁上书院设为了女官培训基地。

    当时书院中也是有绿林十八寨的子弟在的,她们也没直接说不让他们念了,只是之后就没再招收过类似的学生。后来梁上书院的招生都以身家清白天赋出众年纪小的女孩子为佳。

    “但有一点我要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