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牵着驴的小和尚背着包裹,腰挎一把旧戒刀。

    借着朦胧的月色,小和尚见光秃秃的土山上面有帐篷,有烟火之光,惊喜道:“师父,这里有人在露营,想必是在做饭,我们何不去化个缘?”

    老和尚高诵了一声佛号,微笑道:“善哉!戒色,那我们就去向这些施主化个缘吧!”

    外围放哨的镖师和伙计见到一老一小两个和尚,牵着驴向镖队的营地走来,大为紧张,厉声喝问道:“你们是什么人?要做什么?”

    小和尚低头合十道:“善哉,小僧是游方的僧人,天色已晚,腹中饥饿,来向几位施主化个缘。”

    镖行走镖的规矩是不要多管闲事,免得阴沟里翻船。于是,放哨的镖师对小和尚喝道:“我们是行镖的镖队,你们要化缘也应该去前边的村镇!”

    殷胜远远的听到这边在说话,带着惜墨和拿着火把的赵灵尊走了过来,殷胜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道:“小师父,苦行的僧人都是过午不食,你怎么破戒?”

    小和尚脸上一红,“善哉!施主,小僧不吃饭是没有问题的,可我们这里还有一位女居士,她饿了要吃饭的。”

    殷胜借着火把的光亮,看到驴背上是个异常美貌的女子,十分诧异,正常的出家人怎么带个女子出来走路?这两个和尚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人。

    谁知赵灵尊一眼看到老和尚,吃了一惊,赶忙问道:“来的是普玄老禅师吗?”

    老和尚看到赵灵尊,不禁哈哈大笑,“正是老衲,赵施主,这一晃的十余年没见面,施主一向可好?”

    扶离城,孤城重镇,城高墙厚,位于大商国陇庭道的最北端,与强敌大夏国接壤。此时,五丈有余的扶离城头上,陇庭道经略使郭崇一脸凝重,望着城下铺天盖地而来的大夏骑兵,郭崇身后是脸色苍白的扶离太守李易明和身材高大挎着腰刀神情坚毅的破虏都尉孙清明。

    北边的大夏国以游牧为生,世代生活在大草原和戈壁深处,逐水草而居,经常骚扰入侵大商国边郡,抢掠米粮盐铁,有时也顺带掠去一些人口做奴隶,每次都是打完就跑,等你好不容易集结完军队赶到时,大夏骑兵早已经从容退回草原深处。

    去年冬天,北方的大夏国遭遇几十年一遇的大雪灾,牛羊冻毙无数,郭崇就料到大夏人在春天一定会南下劫掠,但是声势如此之浩大,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计。

    风闻三万余名大夏骑兵南下,太守李易明本想弃城而逃,却被主战的破虏都尉孙清明拦住。太守李易明和都尉孙清明,都是和司徒郭崇联名上奏请皇帝收宦官之权后,被一起贬到了陇庭道。

    皇帝殷广其实真心信任这些敢上书弹劾太监的官员们,上书这些人哪个不是把脑袋别到了腰带上?弹劾权倾天下连皇帝都惹不起的的杨靖忠,几乎等同于找死。要不是大商国有不得擅杀大臣的祖制,这些官员的脑袋也就悬了。即便如此,皇帝也为这些官员对杨靖忠说了许多好话。

    最为搞笑的是,皇帝和太监不擅杀大臣,而身为藩王的殷权却杀了好几个县令、太守,这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对于贬职一事,李易明满腹牢骚,本来是想借上谏之机捞个名声,却没料到会被贬到这鸟都不愿意来拉屎的扶离城当太守。可是没想到同样被贬的孙清明却非常兴奋,认为陇庭道是用武之地,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此前,做为边境重镇的扶离城经常遭到大夏骑兵侵扰,经

    略使郭崇不放心李易明独守此城,就把孙清明派来辅助李易明,也幸亏派了孙清明来,不然李易明已经弃城出逃,此时扶离城恐怕已经被大夏骑兵劫掠一空后,纵火焚毁了。

    郭崇得到斥候回报大夏骑兵入侵的消息后,火速下令阳关、安平等地驻扎的将军、都尉率兵来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