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菱从机械厂出来, 直接回了废品站,此时,张巧已经开始工作了。
“姐, 不好意思, 我来晚了。”姜晓菱连忙走到那个放衣服的旧柜子前, 一边往里面放围巾帽子,一边抱歉的说。
“没晚,是我来早了。”张巧一脸的不以为意。
这次过年,她把儿子女儿都送回了乡下老家。
说是城里的学校根本不学东西, 让他们在学校里跟在那些人打打闹闹, 还不如放回老家, 跟着家人还更放心一点。
好歹乡里乡亲的, 没有外面那么乱。
这样的话,她和男人两个人都上班, 中午回不回家的根本无所谓。
反正也没人等着她回去做饭。
姜晓菱换上了工作服,又把那双脏兮兮的棉手套拿出来戴上,然后走到了张巧身边,蹲下来准备帮她一起整理。
结果张巧却指了指放废纸的那间仓库:“你去弄那屋。刚来了一车废纸,我看着有好些报纸。我记得你不是对那玩意感兴趣吗,你去收拾。”
听张巧这么一说, 姜晓菱立刻展颜一笑:“谢谢张姐, 那我过去了。”
说罢站起来去了另外一个屋。
之前因为要帮邵洋找那些报纸资料, 姜晓菱就对于废报纸这一块儿特别上心。
张巧发现了,问她在找什么?
无奈之下她只得说,想看看人家的那些评论文章是怎么写的?
她上学的时候文笔不错,想学学,多学点万一投个稿, 发表了,将来找工作也是个资历。
听她这么说,张巧立刻露出了钦佩的表情。
这年头,虽然一直宣扬知识无用论,知识分子的地位也越来越低。
可实际上,在老百姓的心里,对于有文化的人还是羡慕和尊重的。
只是这份羡慕和尊重更多的是放在了心底。
从此后,只要是跟报纸,杂志有关的活儿,张巧都会主动让姜晓菱去整理。
如果实在是多,一个人干不完,她去帮忙的话,那但凡觉得可能有用的,一张带字的纸,张巧都不会随意处理,都要留着,问过她之后再决定去留。
为此,姜晓菱很是感激。
作为回报,她隔三差五的也总会给张巧带点东西。
也不是什么值钱的,要么是几个烤红薯,烤土豆,要么是一张家里烙的玉米面饼子。
虽然都是家常的东西,可张巧也同样会很感激。
因为吃了姜晓菱送来的东西,她最起码可以少吃一顿饭。这样省下来的口粮就可以留着积少成多,拿回去贴补家里。
总之,虽然姜晓菱来废品站的时间不长,可和张巧相处的却非常愉快。
张巧说的没错,今天的废纸确实非常多。姜晓菱走进那间仓库,就看到在屋子的正中,堆了足有半人高那么一大堆的各种废纸,烂报。
当然,大多数都是些完全没法利用的垃圾。可仔细看看,其中也确实有一些看上去还算干净的报纸,还有各种小册子。
姜晓菱轻车熟路的先将那些看上去还算整齐的报纸从里面拿出来,放在一边摞好。
这些待会儿还得再分拣,只是暂时搁一下。
然后她又去整理那么散落的乱七八糟的各种小册子。
那些小册子看上去其实都还算干净,好些外面包着的牛皮纸书皮都还没有撕掉。
她好奇的捡起来一本翻了翻,然后发现是一本外国小说,名字叫做《牛虻》。
她又翻到封底,发现是195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
姜晓菱有点奇怪。
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一本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的书,想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