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符彦卿大军终于按捺不住向北进军时云州这边的乱象仍在持续之中辽军的撤退行动却已然接近尾声。耶律璟将辽军主要分为三批第一批两万先行北返确定通途开拓山道平整路面。

    第二批五万军带着主要的辎重、牲畜、财产云州是辽国经营了二十年的地方堪称塞上明珠是辽国掌控州县中比较富庶的地区之一是以大量的财富都被携带。同时这也是人员最杂的一支大队除了军队之外还有大量的百姓携家带口。

    虽然官府是让他们自行逃亡避战投奔塞北州县部族但是很多人还是选择要跟着大军行动希望能够得到保护。对于这样的情况耶律璟也感无奈没有下令驱散跟着就跟着吧只要能跟得上!同时向各军将领授予机宜不可因随军百姓而置大军于危险当舍则舍。

    第三批辽军有三万余众最为精悍乃是拱卫辽帝的部队精锐多集于此。没错辽帝是选择亲自替云州大军断后惑敌之计终究难以长久一旦汉军反应过来必然是穷追猛打。辽军虽然牲畜众多机动能力高但终究不是轻装北返行军的速度也不会有想象中的高。

    是以在撤军一事上最关键也最重视的事情便是如何在汉军发觉之后阻止其追击。为此辽军做了两手准备其一便是辽帝亲自率领最精锐的三万余军殿后这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耶律璟固执地坚持在他看来这是提振士气凝聚军心人心的举措。

    并且耶律璟还把云州及时其以东地区的汉族丁壮全部征集起来了再加上原本的一些汉族军全部交给的韩匡美统率一同北返。留下一堆老弱妇孺给汉军别的地方暂时顾及不到但云中及其周遭耶律璟是一个汉族丁壮都不打算留给汉军。

    为此辽军还颇费了一些功夫并不惜诉诸于武力。而因为耶律璟的这道迁徙政令使得云州地区大量的汉族家庭支离破碎。这是个极丧人心的举措但是耶律璟也顾不得那许多了一切给大汉造成麻烦的事情都值得去做。

    另外一手则是对云中城的不放虽然决定了撤军却没有彻底放弃云州耶律璟留了一部人马坚守。这是由南院大王耶律挞烈提出的他说如果直接舍弃云中城那么汉军则可以肆无忌惮地追击一旦陷入追击战结果难料纵使能够摆脱汉军的追杀也难保损失如何。

    是以干脆留一部精兵驻守城池牵制汉军追击从后策应大军的撤离。同时云中城坚固据之而守若能抵挡住汉军的进攻拖延时间将之扯入攻防鏖战待汉军日久兵疲抑或粮秣不继必然撤军。这样甚至还有保住云州的希望哪怕这个希望十分微弱。

    耶律挞烈深习汉务看得很清楚对于汉军而言如果在塞外维持一支三十万的军队长期鏖战其付出的代价将比在幽燕之时惨重得多后勤补给的压力要更大。

    并且耶律挞烈建议待耶律璟成功撤出长城之后可留一支劲旅活动于阴山长城一线配合西北方向的丰、胜兵马一起策应云中守军。如果有上天庇佑使用城池能够坚守待辽帝平定国内叛乱将士得到休养战马长好肥膘届时倘若汉军仍在可再度大举南下

    耶律挞烈此策是欲以一部分辽军去赌博去赚取一个战争奇迹为辽国争取一个阴山、长城以南的战略立足点。毕竟云州是南朝边塞防御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如果真的落入大汉的掌控以当下的形势发展辽国想要再拿回来基本不可能。

    耶律璟被南院大王说动了同意了他的策略。在留守的主将人选上耶律挞烈自请其任。对此耶律璟初时是严词拒绝耶律挞烈年纪虽然大了但威望极高能力极强是大辽不可多得的柱国脊梁他怎么可能愿意把他舍弃在九死一生的险地。

    但是耶律挞烈固请之说论对云中城防的掌握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并且如欲固守城池非以能臣良将不能胜任皇帝都以御帐亲军为大军殿后他作为南院大王云州乃其治地守御之责义不容辞。

    耶律挞烈一番话让耶律璟深受感动。同时他心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