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刘旸皇帝刘承祐不可谓不重视以魏仁溥兼任太子太傅。时至今日魏仁溥仍旧是刘承祐最信任的大臣。

    又把在外任职多年的李昉召回同中书舍人窦俨一起担任太子宾客。李昉乃是天子近臣窦俨乃“窦氏五龙”之一。就刘承祐前前后后的安排来看对于太子刘旸是抱有极大期望真想把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储君。

    “娘娘、殿下大臣们已于广政殿等候范相遣人通禀请太子殿下移驾听政!”用完早食没多久一名舍人前来禀报。

    闻言刘旸小身板下意识地便挺直了整个人都严肃起来这几乎成为了条件反射。符后仍旧以一种鼓励的目光温言道:“去吧!”

    刘旸起身恭敬告退。

    广政殿内重臣云集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块儿轻言交谈着。刘承勋、范质、魏仁溥、王朴、薛居正再加上向训、韩通这七人是皇帝北征期间开封外臣之中权势最重的。当然雍王刘承勋基本是用来充数平衡人数的。

    范质显得长吁短叹的颇令人不解。吏部尚书申师厚问之对此范质并不隐藏自己的想法直接说:“北伐已近半年供养几十万大军于边陲朝廷已是空竭其力。而今已然开春战师仍不见终结行营又来诏催加军需、民力眼见着就要耽误春耕了。邦以民本国以农重伤农则害本若误了农时恐致灾祸啊。陛下已离京数月京内空虚更恐人心不宁”

    显然对于此番北伐似范质这样的大臣又开始多虑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绪了。当然他们并不是做杞人之忧也是有理有据的为了支持北伐朝廷付出的代价已经很大了。

    不说前后伤亡的十余万军民就财政的消耗来讲朝廷支出钱帛是以巨亿计的。平蜀之后从蜀地掠夺的战争红利都快见底了。

    动员的民夫超过百万前后向幽州转运的粮、面超过二百五十万石转运的损耗就高达六十万石。为了支持作战连东京官仓的储粮都动用了一部分。

    到目前为止东京官府的储粮仅够东京士民十三月之用了。要知道有早年缺粮食的经验教训对于京城的储粮刘承祐是十分重视的到乾祐十年起东京的官方储粮是足以供给整个开封百姓两载之用的。

    是以粮食消耗到这个地步对东京而言已经是危险的信号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又发来诏令让东京继续筹调粮食、军械、被服

    开春之后北方的大军又要换春服了这又是一笔莫大的支出要知道为了供养北方大军过冬在布匹、绸衣上的供应就消耗了官储一大半这可让范质、薛居正等臣肉疼了许久。

    而今皇帝又准备对契丹发起一波大的攻势了战事一起又不知要拖延多久真久战下去国内必然要出问题了这是几乎可以肯定的事。

    当年攻伐南唐虽然也是由冬至春历时半载但那时可以就食于敌又近在淮南是以大汉完全可以支撑。然而此番动兵规模实在太大堪称数十年来第一遭扛到现在大汉承受的压力已然到一定程度。再坚持下去就要开始伤元气了

    是以近来朝廷之中难免兴起一股罢兵的风潮。事实上早在去岁冬就有人建议让皇帝见好就收因为南口大战之后大汉取得的战果已经足够大重创辽军重复燕山口隘大大弥补了北边防线漏洞。幽云十六州也只剩云、朔、寰、蔚、新、武六个州没收复了这样的情况下实在没必要强行毕其功于一役

    当然如果仅经济利益上来看北伐辽国不管怎么算都是笔亏本的买卖。但是这笔账并不是那么算的。

    尽复燕云的好处范质等臣不是看不到只是当付出的代价过大并且造成国内隐患之时他们难免会偏向于保守。

    然而皇帝刘承祐该果断的时候谁都无法移易其志是以范质他们的努力注定无用。

    等太子刘旸至广政殿内议论的声音立止诸臣各归其位行参拜之礼。虽然是个幼年太子并没有什么威望但该给的尊重是一点都不敢短缺十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