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昭文馆坐落于皇城西南乃三馆之一主掌藏书之所。

    大汉三馆承袭唐制刘承祐继位以来在文教之事上多有重视当初财政初有余不修宫室不膳衙署专门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这三馆扩建翻新以示扫榻以迎天下贤士之意。

    这些年陆陆续续地发展来已集大汉之文萃。科考之明经、进士也有不少历职三馆修撰观政再派官职。大汉朝堂的宰相们也多兼馆职如三司使薛居正就兼着史馆大学士。

    随着时间渐深东京的天气日趋寒冷梁柱砖瓦表面凝固着一层薄霜。不过相较于室外的凛冽昭文馆内要好得多谈不上温暖如春但也无需瑟缩着。

    对于这些文士才子们刘承祐素来礼遇一应冬暖供给做得很到位。

    馆内书舍鳞次栉比诸学士各居其案或读书或作文或校理典籍或干脆饮茶品茗探讨争论总之挺热闹。馆内文士大抵是大汉朝规格最高也最悠闲的“公务员”了。

    刘承祐踏入昭文馆内之时引起少许轰动毕竟他虽然厚遇以养贤但更像是养闲很少踏足。需要查阅典籍之时也只是差人来取。

    馆中文臣虽然大多只是披着官袍的文人但也有不少心怀抱负胸有大志冀望于仕途的人。皇帝难得亲来自然要表现一番希望能留下个好印象。

    不过刘承祐的注意力却放到了边上那个挺拔而立不言不语嘴角挂着点从容浅笑显得鹤立鸡群的年轻人。

    “你是卢多逊?”刘承祐看着他。

    “回陛下正是下臣!”卢多逊恭敬一礼。

    有所恍然当初的制举榜眼一个禀赋出众见识敏捷的年轻人。彼时以其看出了“疲蜀诱敌”之策又太过锋芒毕露录仕之后将他放到昭文馆想要打压磨炼一番。

    当然刘承祐是这样的想法不过时间一久直接给忘了如今偶然再见方才回想起。嘴角慢慢地扬起审视着卢多逊。卢多逊则微躬着身子不卑不亢坦然而面皇帝的目光。

    如今也才二十岁的卢多逊仍旧青年俊秀气质卓越但显然内敛了不少。

    “你在昭文馆快两年了吧!”刘承祐问。

    “正是!”卢多逊应道。

    “这两年都在做什么?校书?”

    “回陛下臣年少学浅校理刊正之事非臣所能为。每日不过负责整理图册典籍读书明理罢了”卢多逊很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个图书管理员。

    “哈哈!”刘承祐不由笑了吩咐道:“你去把陇右、河西州县图志给朕拿来尤其是近来记录!”

    “是!”

    并没有让刘承祐等太久便见卢多逊捧着几册书前来复命。刘承祐不禁意外拿起一本显旧的书册问:“这么快?就这几本?”

    “回陛下近来凉州入贡其本为我中国之土只因战乱而裂于国外。今其再度来朝臣想陛下或许会重新重视河西故地是故提前备好籍册以备御览!”卢多逊平静地应道:“另外唐末以来河西沦丧中原又战祸频发是故对于河西故地的记述缺失甚大大部籍册只是只言片语提及这几本书提及内容多些!”

    听其言刘承祐目光再度投向卢多逊人规规矩矩的确实是内敛了但只是将锋芒收敛了。真的挺聪明机谨身处昭文馆目光却也落在朝廷。

    “若是朕无此意不调看籍志呢?”刘承祐玩味地说。

    卢多逊不慌不忙一揖手:“臣只是早作准备以免陛下查阅之时手脚忙乱应对不及。再者河西陇右自古便是中国之土怎可使之长久沦落于外族陛下有雄才大略早晚必复之。纵然眼下不调看也有今后”

    听其解释刘承祐表情平淡不置可否但显然此人给他的印象更深了。随便翻开一本卢多逊还很贴心地在相关记述处折角标记只是书文古旧用词晦涩有的字迹还模糊看起来颇为艰难

    直接合起看着卢多逊:“这些书志你都看过了吧!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