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初平元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其中最大便是山东诸侯联合讨董的会盟,此一役正是将汉末割据势力拥兵攻伐的局面打开了。

    依照大汉的律法,无帝国调令,州郡间不得越境作战。而如今随着勤王誓师后,终究州郡互相攻伐变成了天下诸侯默认的共识。

    而掌管军政的太守与州牧欲望也变的越来越大,大到尽皆开始露出爪牙,企图吞并周边的弱小势力。

    首先开始培植势力的便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袁氏兄弟,其次手握重兵的公孙瓒,仗着麾下骑兵纵横,开始肆意发动战争,扩张势力。

    然而这些终究是当今天下大名望者所做的事情,至于刘涣则简单的多了。

    在被封为假军司马之后,几乎也就成为了郡府的后娘养的了。没有人再来理会他了,而且若不是在鲁肃的提醒下,刘涣抽时间松了十数匹战马和大量的珠宝,可能寿春供应的粮草都会在某个时刻意外断掉。

    最终,刘涣也没有对寿春在抱有期待,而是专心将精力投入到训练兵卒上来了。

    毕竟这一千五百多人的兵马若训练成为精锐,可是足以在九江郡横着走的。

    随着刘涣的极度重视,许乾、马忠、陈到等人的训练强度也变得更高。好在这个时代的深山野林中野味不少,而习练弓射的将士们的附加任务就是每天为军营补充肉食。

    至于蒋钦的水军也在刘涣的要求下,开始对芍陂湖中的野味发起了围捕。

    如此一番下来,众人的体格增强了,技艺精湛了,同时整个南营周边的能活着行动的动物也几乎绝迹了。

    在不断勇武训练的同时,刘涣也伺机寻找好的练手对象,进行军事演练。

    比如说芍陂中的残余流寇,九江郡内各县的小股贼匪,则成了南营军士的重点打击对象,整个冬天几乎南营每天都会出去,为民除害。

    这样同样也使得九江刘子咎的名声在整个寿春、成悳、东城县附近越来越下响亮,更有部分乡勇已经慕名前来观摩刘子咎乃是何人。

    而这个寒冷的冬天,对于刘涣这没事找事的行为,寿春方面也并不打算跟他计较。毕竟寒冬衣不果腹的流寇,能否挺得过去都是个问题的情况下。

    刘涣还去打击人家,这样的事情在陈令君看来,也只有他刘涣能做出来。

    军事上的行动,不管别人怎么想,刘涣总是在用自己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去洗练麾下的将士。

    同时受过现代社会洗礼的刘司马,也很擅长凝聚集体,也就是让这些原本无依无靠的流寇深深的感受到军营的温暖,将南军营真正的作为自己的归属来守护。

    为了能够凝聚南军的军魂,刘涣耗费毕生的才华给各曲分别起了响亮的名号,比如说:马忠的弓骑兵就叫“飞骑营”,许乾的刀盾兵叫“先登营”,陈到的精枪兵叫“白毦营”,蒋钦的水军则叫“蛟龙营”。

    而随着各营的名号树立之后,各营的将士也对本营有了更加强烈的集体归属感。

    并且在刘涣的怂恿下,每个营都会进行营内角逐,而后各营在挑选胜者再次角逐,从而成为军营中的“精锐”!

    这个精锐可以享有独立的营帐,独立的战马,甚至是最为优质的全套兵甲。

    丰厚的奖励使得所有的悍卒都前赴后继的向“精锐”兵的称号发起冲击,整个南营在刘涣魔鬼般的蛊惑下激发着前所未有的比斗心里。

    就这样刘涣每一天随着这群汉子训练,提升再训练,再提升。往昔那个英武的少年郎也在不断的茁壮成长,魁梧的身材,挺拔的躯干,越来越强大的战斗力,使得刘涣在军营中的威望越来越高,越来越受众兵卒爱戴。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初平元年的冬天,在不知不觉间已经逝去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