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古玉说着华家刀法十九式,华争一直抚须微笑,心里就像开了一朵小花,美滋滋的,脸上漾着温柔的笑。

    古玉的聪明,出乎自己的意料,真是一个冰雪聪明的姑娘,能够完全猜中华家刀法十九式。

    “玉儿,爷爷真高兴,你回答得完全正确,爷爷要给你加一百分。

    其实,华家刀法口诀先前并非是这首词,而是十九个成语,爷爷觉得这十九个成语,有些不太好记,又有些深奥难懂。

    我卖一下老脸,爷爷我也饱读诗书,就觉得苏轼大词人的这首词写得朗朗上口,又非常有意境,就将华家刀法口诀改成了这首词,然后将每句话里提起一个字,做为华家刀法的每一式。

    经过我几十年练刀过程,我感悟到一点,无论是什么功法,那就得对自己的当下意念,自己有什么参悟,那就酝酿出什么刀式来。

    其实,说得白一点,我认为功法没必要高深莫测吧,华夏武功源远流长,流传几千年之久,理应是越来越通俗易懂才对,而不是越来越让人搞不清楚状况。

    就比如鲁迅先生与胡适等人要提倡白话文一样,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文言文就不能再适应发展的需要了。

    可是,我们知道鲁迅胡适等人的文言文功力是很深厚的。鲁迅全集中收录了他的文言文作品,看看蔡元培在序中对鲁迅儒学功底的评价便可知一二。

    其次,要考虑到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中国落后,是因为旧文化落后,新文化新思想需要传播。

    那么问题就容易些了。其实这些先行者对为什么提倡新反对旧说的很清楚,一言以蔽之:文言文艰涩,繁复,有时候所写非所想,对大多数人不友好,阻碍了新思想传播。

    正因为这些先行者对文言文理解的深刻,他们才能意识到文言文的问题所在。但也正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局限,让他们看不到文言文的优点。

    从今天的角度看,文言文并非落后的象征,是有巨大价值的。但是从传播思想的便利性看,无疑是白话文更有利。

    因此,我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功法的口诀也要适应社会发展,口诀由繁到易,那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华争侃侃而谈,说出了自己改动华家刀法口诀的思想过程,还拿出强有力的例子作比如,说得古玉与华正是连连点头,社会在进步,那万事万物都要跟着进步,而不能停步不前,这华家刀法口诀也一样。

    华正还接着道:“爷爷,我得向您请罪,我已经将您创的华家刀法口诀也修改了,我也是认为华家刀法口诀再用这首词不太合适,它的意境不太切合,多了一些儿女情长,少了一些豪迈之情。”

    “是吗?你改了华家刀法口诀?

    正儿,华家刀法是要传授给你的,也是传授给大家的,甚至要传授给华夏国的每一个人,我想华家刀法属于华夏国每一个人。

    你有修改的权利,每个人都有修改的权利,只要你们觉得有利于刀法练习,有利于刀法的进一步提升与发扬,那都完全可以的。

    正儿,你告诉一下爷爷,你把华家刀法口诀改成什么口诀了?”

    华争听完华正的话,他没有觉得奇怪,也不觉得华正擅自做主了,华家刀法也并非自己完全独创,那都是各种拳法的基础上改进而已。

    我们的现代人,没有完全独创的作品,无疑都是一个改进过程,从祖宗先辈积累的经验中,再加以改进而已。

    华正是自己的孙子,他跟自己相差快六十年的时间,又处于发展迅速的新社会,接触的思想比自己新潮,脑袋比自己开放得多,爷孙之间的代沟那可想而知。

    华正修改华家刀法口诀,也是为了自己能够快速地理解,使得更快地掌握刀法精髓,早日学成华家刀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