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来了啊!”
颜楚杰看到焰火信号反倒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下令舰队按计划开始作战。
正如战前所预计的那样明军在附近的大小水道中部署了许多战船只等海汉舰队驶入这一段江面就一齐从藏身之处杀入长江凭借数量优势冲击海汉舰队。
在宽度仅有三四百丈的江面上作战对于习惯了海上环境的海汉海军而言闪转腾挪的空间无疑小了很多也不可能再采取风帆战舰的标准阵列以侧舷的最大火力输出去对准敌军的行进方向。
在这种内河环境中作战海汉海军的武器优势会在开战之初有所削弱只能等到两军接战之后舰船侧舷的炮火才能有充分发挥的空间。
不过明军的战略正是要利用双方接战之前的这一点空间来施展进攻手段。
气势汹汹冲在最前面的是数十艘连环船。这种轻型帆船长度仅四丈左右船体分为前后两部分中间用铁环相连。
前部约占整条船的三分之一船艏装有带倒钩的大钉数个船内则是装着各种引火物等接近到一定距离船上的水手就会解开连接前后部的铁环点燃前部的引火物让其顺流直下冲撞敌船。
一旦撞上了船艏的倒钩钉扎进敌船将两者连接到一起就能将火势引到敌船上去了。
这批敢死队中间还夹杂着一些船体大小差不多的子母船其作战原理与连环船相似所不同的是用于冲撞敌船的是战船本体也就是母船而水手则是乘坐可以脱离的子船小艇离开仅需四五人便可操作。
子母船的优势在于负责冲撞的船体更大可以装载的引火物更多一旦撞上敌船也更难将其推离。
在这些敢死队的后面紧接着便是大量的火龙船、赤龙舟、苍山船等小型战船。这些船的主要攻击手段是弓弩、火铳和小型火炮等等就靠数量来施展围攻战术。
在最后边的才是海沧船、福船、蜈蚣船、赶缯船等大型战船等着前面的小船打开局面之后再冲进来捡漏。
冲在最前面的小船同时还开始释放烟雾试图以此来影响海汉军的射击视野。
这样的战术的确是有一定的作用海汉舰队虽然火力占优但要炮击江面上快速航行的小船命中率却也十分有限。
不过一旦命中往往就会立刻引爆船上的火油火药等物在江面上炸出一朵大大的烟花。如果这些自爆船尚未分体船上的人几乎不会有逃生的机会。
而面对上游直冲过来的小型自爆船海汉这边所能采取的措施除了炮击之外也只能是让小型战船在前方开路。
这些战船船头提前安装了长长的木架再加上水手用竹竿推挡可以有效挡住一部分自爆船然后向其船上投掷炸药包将其炸毁在相对安全的距离上。
当然这样的战术不见得完全管用仍有些自爆船成功引燃了海汉战船但只要能够掩护住后方的大型战舰这样的交换比还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