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崇礼应问道:“依武安郡王之意,当何处置?”
文彬沉吟说道:“臣以为就一个字,拖。”
张琦问道:“怎么拖?上万人聚集于御街不散,如何拖法?”
文彬道:“学生请愿,原是为李越之狱。陛下可以下诏告诉他们,暂免何寿,另责贤能官吏主审此案,必还李越一个公道。若果违国法,则虽万人叩阙,亦不能赦免;若真是冤狱,皇上圣明,亦不会冤枉忠良。他们既是为此狱而来,则皇上已经罢免主审官,重新择人审案,也当无话可说。”
赵随乾点头赞成:“这个办法甚好,一来保存国家体面,二来显示陛下公允之心,三来让百姓们也无话可说。”
汤浩似乎忘了自己刚才还坚决的辞官,也道:“若是因为聚众叩阙,便尽从其议,臣是绝不敢苟同的,以后若都学了这个样,朝廷就毫无威信可言。这个方法不错,臣也赞成。但是煽动众人来叩阙的主谋,事过之后,亦当惩戒,否则的话也太不成体统了。臣觉得那个欧阳东极有可能是幕后主谋。”
张琦笑道:“汤相何必跟一个小小的太学生过不去?他又能翻起多大风浪?不怕再来一次万人叩阙?”张琦就差说李越案就是你说要严查的,才惹出这么大乱子。
文彬立在一旁笑而不语。
朱崇礼却也有自己的考虑,想了想说道:“诸卿说得不错,只是什么幕后主谋,那是子虚乌有之事,这件事就不必追究了,否则人心不稳,不知道牵连多少人。”
朱崇礼爱读史书,知道“构陷”二字,最是容易写,这种事情的主谋,如何追究?根本无从查起。何况如果真的有,牵连的必是朝廷重臣,更加不得了。还不如示天下以宽仁。
诏谕请愿人群的诏书写得滴水不漏,一面严厉责怪他们行事冲动,行事非礼逾制;一面亦安抚众人,说他们其心可嘉,皇上能够理解;对于众人的要求,则是指出朝廷自有法度,皇帝应当依着礼法律令行事,处事应当示天下以公,因此李越之案,要审明后方能处置。
但也请大家放心,朝廷必有一个公正的结果,何寿处置失当,朝廷当另委官员审理;而对学生们要求罢免汤浩,万古艾与何寿的质问,认为这件事情应当由朝廷来决定。
“(李越)彼若有罪,虽万人叩阙,朕不能赦其罪;彼若无罪,便众口钳之,朕亦不能治其罪。朕为天子,当示天下以公”赵随乾一边朗声念着这道诏书,一边看着这些人的反应。
果然有人开始动摇,虽然有几个人似乎还想争取一点明确的许诺,不过诏书读完后,绝大部分人都感动于有这样一个体恤下情的皇帝,基本就都开始高呼“吾皇万岁”了。
欧阳东与萧宁儿对望一眼,才发现其他国子监和太学的学生对这个成果都表示满意而高呼“万岁”。无可奈何之下,他两也只能表示接受,欧阳东还写了一道谢表和请罪的表章,交给赵随乾。
结果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学生和百姓提出了一堆要求,朝廷给出的实际让步只是撤换何寿。
虽然殴阳东萧宁儿不满意这个结果,但是面对高举着大义的旗帜的朝廷,他也只能屈服。毕竟底层人的请愿,如果缺乏强有力的正义性,是绝对无法成功的。
(本章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