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笔下文学    】毕竟这种做法,虽然有点不合文官们一直信守的规矩,但却更加畅快淋漓,更加干脆利索。

    可能是魏忠贤的名气太大了吧,从京师迅速向外扩散的,主要是魏忠贤自杀的消息,而他的心腹干将和亲信党羽,比如锦衣卫的指挥使田尔耕,北镇抚司的镇抚使许显纯,这些人同日畏罪自杀的消息,就显得没有多少人关注了,包括被勒令离京回籍的原司礼监掌印王体乾c秉笔李永贞等人在通州被抓捕的消息,也被魏忠贤之死掩盖了,传的没有那么快,也没有那么广。但是明白人都知道,这几日发生的事件,对大明朝的意义,实在是太重大了。

    接下来连续几天,方正化手下的东厂,还有高时明手下的仪銮司,把整个京师搞的是鸡飞狗跳。但是没有御史言官上书弹劾,也没有老百姓叫苦喊冤。

    因为如今东厂和仪銮司抓捕的人犯,都是几天前百官和百姓切齿痛恨而又敢怒不敢言的魏党恶徒。这些人在现在的京师百官和百姓眼里,简直就是过街老鼠,而东厂和仪銮司锦衣卫的口碑,也随着这件事的扩散,大大好转了。

    京师老百姓甚至主动帮他们带路,给他们传递消息,揭发那些到处躲藏的魏党党羽。原来的奉圣夫人及其儿子侯国兴等人,也被抓了;原来宁国公魏良卿c安平侯魏良栋等魏忠贤的侄子侄孙们,也都被抓了,等等。人被抓了,家产也被抄了。

    方正化这几天很累,但也高兴极了。这不光是因为他感受到了皇帝对他的高度信任,而且也因为他看出了皇帝心中遮掩不了的兴奋与喜悦,更何况这样的事情,对朝廷对天下都有利,也是他本人很愿意干的事情。

    大明的国库太仓没有钱,皇帝的内库里也没有多少钱,搞得连天启皇帝的棺椁,在白虎殿停灵都已经三个多月了,而预备安葬天启帝朱由校的德陵,还是没有竣工,因此也就没法下葬。

    但是现在不同了,锦衣卫和东厂,仅仅是从魏忠贤的府邸之中,就抄出了四百多万两的金银和多到数不过来的珠玉c古玩和各种字画。当然还有十余万顷土地的地契,十余万顷啊!这些田地和庄子,有的在魏忠贤的家乡肃宁,有的在通州c怀柔,有的在遵化c永平,更远的还有在张家口的,不管是什么原因搞到的,现在统统成为了朝廷的,或者是皇帝的了,这还仅仅是魏忠贤一人名下的。查抄太监得来的东西,当然要归内库,毕竟太监都是皇帝的家奴。

    历史上,崇祯皇帝原本是下旨让魏忠贤到凤阳守皇陵的,但是魏忠贤用了六十辆大车,拉着金银财物离京,并且带了八百名随从,保护着自己积累的财富,一路招摇过市往南而去,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去受罚,反而像是在炫富。

    很自然的,他就被再次弹劾了,途经之地的官员们上疏报告了魏忠贤南下路上的各种炫耀,朝堂上已经翻身了的清流御史们,本来就对他愤恨不已,这下子更是抓到了把柄,一个劲儿地上折弹劾。

    崇祯皇帝自然也是非常生气,而后果当然也就非常严重,很快就下旨,要将他抓捕回来重新议罪。结果魏忠贤提前得到了消息,惧怕之下,干脆就在半道上自杀了。

    等到京城派出的抓捕队伍赶到时,之前押送魏忠贤的人,已经带着魏忠贤积攒多年的金银财物跑了个精光。

    杀阉党,抄脏银,实内库,充国用,这是朱大明一开始就定下的快速致富路子,也是快速缓解财政危机的一条捷径。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朱大明早就知道这个道理。

    历史上,崇祯皇帝收拾了魏忠贤和一众阉党大佬,可是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竟然允许这些人带着多年积累的财富,归乡闲住。历史上的崇祯非常重视名声,始终想着要做尧舜一样的皇帝,所以很多事情过于顾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