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9)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959年年中,我从收音机里听到尼基塔?赫鲁晓夫(NikitaSergeyevichKhrushchev)即将访问美国的消息,我立刻想到一个足以让IBM吸引眼球的点子:邀请赫鲁晓夫到IBM的工厂进行参观。在发出邀请前,我给国务院打了个电话,想确定一下这种做法是否会违背外交礼节。接电话的是一位协助安排赫鲁晓夫行程的官员。我问他:“我们希望邀请这位总理访问IBM公司,不知国务院是否同意?”

    他说:“没问题,但他不会去的。”

    于是我直接给克里姆林宫的赫鲁晓夫办公室发了封电报。我在电报中说:“我诚挚地邀请您参观我们公司先进的电子工厂。我们在纽约的波基普西和加利福尼亚的圣何塞有许多这样的工厂,您可以只作短暂的访问,不过我们的建议是,如果您想真正了解我们的产品和生产人员,最好是上午来,用完午餐再走。”

    过了好几个星期,一点回音也没有。我撒下了一把种子,不过并没有指望真的长出一棵树来。一天,圣何塞工厂的厂长加伏?考伦(GavCullen)给我打来电话,他说:“您打算对我们干什么?”

    “你说什么?”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我们这儿来了两位苏联军官,他们想检查我们的工厂!”于是我知道,赫鲁晓夫接受了我的邀请。

    一个月前我刚去过莫斯科。那年是冷战期间一个短暂的解冻期,艾森豪威尔总统和赫鲁晓夫都在努力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美国在莫斯科的索科尔尼基公园举办了一次大型的日用消费品及科技产品展销会。IBM公司将RAMAC送去参展,展示这种机器在记忆存储方面的出色表现。展销会为期六个星期,250万名苏联人蜂拥而至,争相一睹美国的最高科技的产品。我记得有一个展位展出的是美国现代家庭模板间,里面摆放的都是最新款的家用电器,就是在那里,赫鲁晓夫和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进行了那场著名的“厨房辩论”。辩论的主题是:美国展出这些展品是不是想愚弄俄国人——普通的美国家庭根本用不起这些东西。

    抛开两国之间的暗潮汹涌不谈,我发觉在莫斯科的街道上漫步是令人十分难忘的体验,这是我在二战结束后第一次来莫斯科,住的还是俯瞰红场的莫斯科国家大饭店。很多年来,它对入住的西方人有着相当多的限制,但我却被安排住进了列宁套间——1917年列宁从流放中回来时就住在那个套间——让人十分不可思议。这间房间对苏联人来说就像一个“圣地”,不过我对它可是十分熟悉——我随同布拉德利将军来苏联时就住在那里,1942年的许多个夜晚,我们就待在那里打扑克牌。

    IBM公司为了赫鲁晓夫的来访准备了好几个星期。按照行程,他将参观好莱坞的一家电影制片厂、一所大学和一家农场,而美国大企业中只有两家有幸接待他,那就是生产农业机械的约翰?迪尔公司(JohnDeereCorporation)和IBM。工商业界对他的来访多持观望态度,部分是因为苏联和美国意识形态的差异,另外一部分是出于“恐惧”。已经有许多人因为试图改善与俄国人的关系而遭到批评,所以许多工商业界领袖人物唯恐引火烧身。所以在赫鲁晓夫的日程表上,只有另外一位美国企业家将会见赫鲁晓夫,那就是罗斯威尔?加斯特(RoswellGarst),他来自艾奥瓦州,同苏联人做玉米种子生意。

    我做的第一件准备工作就是到联合国请了一名俄语翻译。赫鲁晓夫到的几天前,我去了圣何塞,在一家酒店里设了接待处。我预想了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突发情况。比方说,我意识到我们肯定有些雇员对他不满,但我得确保不会因此出现什么暴力事件。于是我在工厂的布告栏上贴了张告示,上面写道:“我邀请赫鲁晓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