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军事议决结束时,“那么,”家康晃着身体,从上位对诸将说道:

    “军旅中要注意身体。我在江户做些准备,迟早会随各位前去尾张。期待与各位会师尾张。”

    家康用三河方言说这番话时,诸将见他脸色红润,焕发出年轻人的辉煌朝气。

    家康脸上不断露出微笑。

    (万事畅达。)

    家康这样思量。这次会议诞生了家康的鸿运。会场气氛分外热烈,并取得超过家康与幕僚们预期的成果。丰臣家全体大名没等劝诱,就及早踊跃地跑到家康这边。

    (如此成功的军事议决,空前绝后。)

    家康这样感慨。

    诸将退去了。

    其后,“太神妙了。”正信老人望着庭园说道:

    “适才还是晴朗的天空,现在又有些怪了。苍穹也彷佛为这场议决才放晴似的。”

    确实,云彩飘上来了。

    “今夜还要下雨吧。”

    “弥八郎,我有点疲累了。”

    家康嘟囔着,挥手让正信退下,他躺了下来。傍晚,他又叫来正信等人,继续召开军事会议,直到深夜。

    翌日,诸将拔营,折回逆行军,开始沿奥州街道南下。

    大雨如注,不停击打着行军队伍。

    道路拥挤狭窄,路面宽度仅能容下两匹并列的战马,加之路面好似泥潭水田,数万人马通行,道路已经被草鞋和马蹄搅和得不成样了。

    家康原地不动。

    他依然住在小山废城的山丘上,作为临时大本营。

    “慢慢地回江户吧。”

    家康对幕僚们说道。

    家康还有许多事务必须在小山处理。

    首先是制定防备北方上杉军的对策。

    “上杉不可能从背后追击我们。”

    这是家康的预测,且有充分的根据。

    兵少将寡的上杉一方,制定了必胜战略,将会津地方全境要塞化,企图引诱家康军深入领地交战。他们没有充分的兵力到领地外进行硬碰硬的野战。

    (加之,北方有伊达政宗。)

    伊达政宗以现今的仙台为根据地,他是德川的人。他的军队已经在国境附近与上杉军交战了。

    家康向政宗通知了上方事变的消息,命令道:

    “事到如今,不可轻率交战,立即撤兵。上方的大事决断之前,你要保持沉默,继续只给上杉以威胁。”

    家康对上杉也不能采取放任态度。为了压制上杉南部,在宇都宫驻扎了军团一万八千人,领军的是家康次子结城秀康。

    家康在小山大本营里不断向各地发出军令,忙得不可开交。

    其间,利根川泛滥。

    架在河上的浮桥全被大水冲走了。通往江户街道的大小桥梁几乎全部流失。

    利根川上浮桥流失令本多正信大惊失色。

    “主上,火速架桥吧。”

    他以惶恐不安的声音建议道。若不采取措施,则孤立于小山,回不去江户了。

    “浮桥?”

    家康不慌不忙说道:

    “没有浮桥,乘船下利根川回江户,不也提好嘛。”

    正信觉得此话有理。家康本人可利用水路,但是,这般规模的大军却不能靠船运输呀。

    “还是重新架桥为好。”

    正信建议,家康摇头。

    “没用的事。”

    按家康性格,决不会为没用的事花钱。他的想法是,没有桥就找水浅的地方徒步过河。

    “那些浮桥和便桥,原本是为了奔赴会津的兵马和驮马队架设的。如今会津无事,没必要架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