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回

    龙女哭声惊山野,碧水潭村欲断魂。

    话说大唐,贞观三年,公元六二四年盛夏,川西,被雷雨洗刷的鸡冠山后山。在雨后转晴的深蓝色天空下,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但只见山峰陡峭c云岩叠翠,白色的雾纱从茫茫的林海中冉冉飞起鸡冠山云遮雾绕。

    有诗为证:

    千山雪岭鸟飞愁,万里冰封冻鸿朦。

    纵是仙家真客在,泪比长江不断流。

    鸡冠山下的山涧中,阴雾弥漫,峭壁上的瀑布落入深潭,吼声如雷,溅起的水花,恰似万点银珠满天抛洒,发出耀眼的银光。

    突然一只浑身是血c身带响箭的金钱豹,从峭壁顶上猛冲下来,紧接着空中又传来一阵叮叮铛铛的铃响。原来是从峭壁上飞下一把带着铜铃的钢叉,只听到“咔嚓”一声,那钢叉刺进金钱豹的肚子豹子滚落到涓涓细流的山溪水边,鲜血染红了溪水。

    豹子忽然发出一声怒吼,努力站起身来,奋起前蹄,势欲拼命奔逃。

    就在这时,岩上飞身跃下一条好汉,手举钢枪,凌空刺下,“咔嚓”一声,不偏不歪刺中豹子的脖颈,豹子倒地身亡。

    猎手坐在豹子身上,扯起衣襟,擦去脸上的汗水。他抬起头来望着群山,胜利地微笑了。他张着四方口微微喘气,显得有些劳累。

    他是鸡冠山下一位很有名气的猎手,名叫陈大山,二十三岁,粗眉大眼,憨厚而英俊。他掼用两支钢叉和五寸飞镖,均能百步穿杨,专猎取山中的猛兽——金钱豹,以及狡猾的狐妖。他弯下腰去正要用力扛起豹子,突然间,天空中传来凄凉而又痛苦的哭声,哭声由远而近,悲惨的哭声震动了山涧,满山遍野顿时变得异常恐怖。陈大山举起头循声望去,只见一团耀眼的银光,从东南角的天空中飞来,划过长空向后山闪闪飞去。

    大山望着远去的闪光惊呆了,他心中想道:“这是什么!难道这是吉兆!是福!是祸!谁知道?”

    大山背起豹子,吃力地向山坡上走去

    这鸡冠山是一座方圆数百余里的大山,北起于卧龙山脉,西连西岭雪山,前山住有十几户人家,后山是山岭纵横,层林起伏的林海无边无际,数百里云山中渺无人烟,是猛兽藏身繁衍的地方,就是猎人也不敢擅自深入。

    山前一遍古松古柏的林荫下,几间整洁的茅屋,门窗半开,户外有几个孩童在吹唢呐,悠扬的乐曲声随风飘荡;门前一条弯曲的石板小道,野花在微风中摇荡,孩童们有的在折花,有的在花草中捉迷藏!

    “上课啦!”一个大孩子的头伸出窗口,对着吹唢呐的孩子们喊一声就缩回头去。孩子们收了唢呐,跑进学堂。学堂内,二十多个学生坐在竹凳上,面前放着翻开的书本。

    一位眉头半白的老儒,他是一位处士,名叫陈文锦,隋朝末年在京城考中进士,殿试后杨广委以四品州官,而一身正气的陈文锦,在京城结识一批痛恨杨广暴政的仁人志士,大家都立下誓言:推翻暴政,为民寻觅新君,此生不能为虎作伥,做残害黎民百姓的刽子手。其中有一位二甲进土姓刘名志,与文锦谈吐之间甚是情投意合。临别时两人插柳为香,拙土成烛结成拜把兄弟,此人胸怀匡扶社稷之志,为寻觅明君而奔驰于天涯,至今以十多年来音讯杳无。陈文锦避开隋唐之乱,隐居在凤栖山下,开设一座书馆,施教于山中的孩子。此刻他摇头晃脑地念道:“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澡上,顾鸿雁猕鹿”

    二十几个童生,同时抑扬顿挫地念道:“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澡上,顾鸿雁猕鹿。”

    陈文锦问学生说:“都读懂这几句文章没有?”

    “没有!”众学生齐声说:“请先生讲!”

    陈文锦的性格非常和善与温柔,他慢慢地说:“好!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