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蓖麻子(三个,去壳,共研匀HT帛上贴之即消)
[卷之九] 梅核气
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有如梅核之状是也。始因喜怒太过,积热蕴隆,乃成厉痰郁结,致斯疾耳。
治
治宜导痰开郁,清热顺气,如陈皮、半夏、香附、川芎、山栀、黄芩枳壳苏子之类是也。如老痰凝结不开,以咸能软坚立yào,海石、立明之类是也。
方
加味四七汤
治梅核气证,妙不可述。
苏梗(一钱)半夏(一钱)浓朴(姜制,一钱)茯苓(一钱)陈皮(一钱)青皮(七分)枳实(一钱)砂仁(一钱)白豆蔻(六分)槟榔(三分)南星(一钱)益智仁(三分)神曲(一钱,炒)上锉一剂,生姜五片,水煎,食远服。
加味二陈汤
治梅核气。
陈皮半夏茯苓枳壳桔梗黄芩苏子白豆蔻山栀子甘草(各等分)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行气散
治梅核气,咽喉气胀,上攻胸膈痛。
紫苏陈皮香附乌yào枳壳桔梗浓朴半夏大黄(酒炒)甘草上锉,灯心十根,水煎服。
[卷之九] 瘿瘤
病
夫瘿瘤,皆因气血凝滞,结而成之。瘿则喜怒所生,多着于肩项,皮宽不急,捶捶而垂是也;瘤则随留住,初作如梅李之状,皮嫩而光,渐如杯卵是也。瘿有五种,其ròu色不变者,谓之ròu瘿;其筋脉现露者,谓之筋瘿;若赤脉jiāo络者,名曰血瘿,若随忧恼而消长者,名曰气瘿;若坚硬而不可移者,名曰石瘿。
瘤亦有六种∶一曰骨瘤,二曰脂瘤,三曰ròu瘤,四曰脓留,五曰血瘤,六曰石瘤。
瘿瘤二者,虽无痒痛,最不可决破,恐脓血崩溃,渗漏无已,必致杀人。其间ròu瘤不可攻疗。
治
脂瘤、气瘤之类,当用海藻、昆布软坚之yào治之。如东垣散肿溃坚汤亦可多服,庶得消散矣。
方
消瘿五海饮
海带海藻海昆布海蛤海螵蛸(各三两半)木香三棱莪术桔梗细辛香附(各二两)猪琰子(七个,陈壁土炒,去酒焙干)上为末,每服七分半,食远米汤下。
南星膏
治皮肤、手足、头面生疮瘤,大者如拳,小者如栗,或软,或坚而不痛。
生大南星一枚,细研稠粘,滴好醋三七滴为膏。如如生者,以干者为末,醋调作膏,先将小针刺瘤上,令气透贴之,痒则频贴。
一方加草乌、细辛、白芷。
卷之十
[卷之十] 心痛
脉
沉弦细动,皆是痛证。心痛在寸,腹痛在关,下部在尺,脉象显然。坚实不大便者下之,痛甚者脉必伏。阳微yīn弦短而涩者,皆心痛也。脉沉细而迟者,易治。浮大弦长,皆难治。
病
夫心痛者,即胃脘痛也。其种有九∶曰饮,曰食,曰风,曰冷,曰热,曰悸,曰虫,曰疰,曰去来痛。
名虽不同,未有不由清痰食积郁于中,七情九气触于内之所致也。治法须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气,口得寒物,而病于初传之时,当以温散,或温利之yào。若得稍久,则成郁矣。郁则成热,又当以温散yào内加苦寒之yào,温治其标,寒治其本也。由是古方多用山栀为君,热yào为之向导,则邪易伏而病易安。若纵恣口腹,不谨调食,则病复作,必难治也,此病日久,不食亦不死。若痛方止,便吃还痛,必须三五服yào后,渐而少食,庶获痊愈。其有真心痛者,因太阳触犯心君,或污血冲心而痛极,手足青过节者,旦发而夕死,非y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