锉,半水半酒,姜、葱煎,热服。如饱闷不食,加神曲、麦芽、山楂;发热,加柴胡、黄芩。
胜红丸
〔批〕(按此方治寒积之剂)治脾积气滞,胸膈满闷,气促不安,呕吐清水,丈夫酒积,fù人血积气积,小儿食积,皆治。
陈皮莪术(二味同醋煮)青皮三棱(醋煮)干姜(pào)良姜(各一两)香附(炒,去皮,一两)上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食前服。
开怀散
(云林制)治心下积块作痞闷,或发热者。
青皮(去)陈皮半夏(姜炒)白茯苓(去皮)三棱(醋炒)莪术(醋炒)香附槟榔草豆蔻(倍用)柴胡(倍用)红花枳实(麸炒)甘草上锉一剂,生姜煎服。口干,加干葛。
柴香散
治心腹有气一块,略痛。又理心腹疼痛,膨胀,寒热往来。
柴胡(七分)黄芩(七分)赤芍yào(五分)枳实(一钱)浓朴(五分)香薷(五分)黄连(五分)地骨皮(一钱)三棱(一钱)莪术(一钱)玄胡索(五分)甘草(三分)上锉一剂,水煎服。
三棱煎丸
治饮食过伤,痞闷疼痛,食不消化,久而成癖。又治fù人血积、血块、干血气经闭不通。
大黄(八两,为末)三棱莪术(各一两,二味湿纸包裹,煨,为末)上先将大黄银石器内,好醋渍,令平慢火熬干,入二味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白汤下。
量虚实加减,不问男子、fù人、小儿,诸般积块皆可服。
三棱化积丸
(李九河方)〔批〕(按此方治热积之剂)三棱(六两,醋煮)莪术(一两,醋煮)木香(一两)槟榔(六两)青皮(一两)陈皮(一两)香附(一两,醋炒)枳实(一两,麸炒)浓朴(一两)砂仁(一两)神曲(一两,炒)山楂(四两,去子)麦芽(一两,炒)南星(一两,姜汤泡)半夏(一两,姜制)萝卜子(炒)大黄(三两,酒蒸)黄连(一两,炒)桃仁(一两,去皮尖)干漆(一两,炒)甘草(一两)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渐渐加,用白汤送下。
神化丹
(秘方)〔批〕(按此方治积聚专攻之剂)消癖积,破血气,下鬼胎,通经脉,及诸癖积血气块。
砂干漆(炒)血竭(各三两)红娘子(二十,去翅)rǔ香(一钱半)斑蝥(二十个,去翅,足)上为末,枣ròu为丸,如豌豆大。每一丸至二五丸,临卧或枣汤、或姜汤、或红花苏木汤下。
[卷之六] 五疸
脉
五疸实热,脉必洪数,其或微涩,证属虚弱。脉沉,渴yù饮水,小便不利者,必发黄也。
病
夫疸者,黄病也,其证有五∶曰黄汗,曰黄胆,曰酒疸,曰谷疸,曰女劳疸。须有五者之分,而病原不过湿与热郁蒸于脾,使面目肢体发黄,如栀子水染也。
治
治法但利小便为先,溺白,黄自退矣。若食积黄者,量其虚实下之。
1、外有伤寒病,阳明内实,当下而不得下,当汗而不得汗,当利而不得利,故使湿热怫郁内甚,皆能令人发黄病也,先哲制茵陈五苓散、茵陈汤、茯苓渗湿汤之类以治之。
2、又有时气、伤寒、伤风、伏暑解散未尽,亦令人发黄。如有其状,口淡怔忡,耳鸣脚弱,微寒微热,小便白浊,此为虚证,不可妄用凉yào,愈伤气血。
3、疸病面黑黄色,而作渴腹胀者,难治。
方
肾疸汤
〔批〕(按此方治肾疸,用风yào以胜湿也)治肾疸,目黄,甚至浑身黄,小便赤涩。
羌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