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一日下晌,王兴率领大军来到山海关。

    山海关是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境内长城26公里。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6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来到山海关南门,见城门大开,有一队守门士兵正在盘查过往行人。

    王兴知道山海关总兵是威名远扬的杜松,为表示尊敬之意,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休息。

    他刚想派人去关上知会,就见城门处有两骑马驰来,守门士兵见到马上之人,都躬身肃立。

    马上两人直奔中军而来,见到王兴的帅旗,连忙下马,当先一人年龄在五十岁上下,高大威武,膀大腰圆,面如黑炭,在王兴看来,这位就好像一个身高一米八五以上的非洲大汉。

    “请问,哪位是王大人?”那黑大汉问道。

    “本官就是。请问你是”王兴问道。

    “末将杜松,参见大人!”那黑大汉一见王兴,连忙单膝跪地,叉手施礼。

    “原来是杜将军,请起。”王兴连忙虚抬了一下手,请杜松起身。

    “王大人,这是小侄,名叫杜文焕,现任游击。”杜松起身后,给王兴介绍身后跟着的那个年轻人。

    王兴一看,这个杜文焕年龄二十多岁,身高约有一米八,比杜松稍矮一些,长得却是非常健壮英俊,最难得的是,皮肤非常白,跟他叔叔的肤色截然相反。

    “见过大人!”杜文焕见叔父介绍自己,连忙上前一步,躬身施礼。

    “杜将军少年英雄,看来是家学渊源啊。”王兴赞道。

    “谢谢大人,卑职当不得大人夸奖。”杜文焕连忙客气了一句,逊谢道。

    王兴接着给他们叔侄介绍自己这边的随员,杜松与他们一一见礼。

    “大人,请大军进关歇息吧,末将略备水酒给大人洗尘,还请大人赏光。”杜松与众人见礼完毕,然后向王兴发出了邀请。

    “如此,那就给杜将军添麻烦了。”王兴说道。

    “大人客气了。”杜松说道。

    王兴冲洪承畴一点头,洪承畴会意,翻身上马,跟随杜文焕来到前军,对张世河道:“进城!”

    “喳!”张世河大声领命,一挥手,部队整好队形,跟着杜文焕,往城里开进。

    ……

    杜松将接风宴设在靖边楼上,这里视野开阔,凉风习习,的确是饮酒的绝佳去处。

    王兴却不过杜松好意,带着千总以上的军官出席宴会。

    来到在靖边楼,王兴极目北望,心里却是忧思不断。

    不为别的,就为了眼前这位老将杜松。

    杜松由舍人从军,累功为宁夏守备。万历二十二年,被迁为延绥参将。当时杜松号称“杜黑子“,交锋时掳起两臂,乌黑如漆,持着金刀乱砍。镇守陕西时,与胡人大小百余战,战无不胜,塞外民族皆称其为“杜太师“。

    万历四十三年,盘踞河套的蒙古人大举进犯内地,杜松率领轻骑直捣敌营,斩敌二百余。

    杜松大字不识一个,却是非常廉洁,他曾正告送礼者说:“杜松是个不识字的武夫,唯独不学读书人贪财怕死。“

    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敬佩的老将军,如果历史不能改变,他将命丧萨尔浒。

    关键是自己能影响历史的改变吗?

    ……

    杜松请王兴坐了主席,李忠、洪承畴分坐王兴左右,自己则坐在王兴对面相陪,而他侄子杜文焕,却没有资格入席,只有在旁边伺候的份。

    酒菜上齐,杜文焕要斟酒,被王兴拦住道:“杜将军,本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