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间来到了八月底,重山村已经有人陆续开始收割粮食了,墨家也不例外。趁着晴天有阳光,而且天气清爽凉快,大家就早早开始抢收粮食了。

    墨家最先收割的是豆类,将黄豆等豆类连根拔起,全部堆放在院子里晒。等到那些豆荚被晒得爆裂,就用棍子敲打,大部分豆荚内的豆粒就会掉出来了。还有个别豆荚内还会有豆子没掉出来的,就要人手给清理一遍。虽然只是很小一部分,但对于农家人来说,这就是粮食,是不能浪费的。墨家今年种了五亩黄豆,红豆绿豆一共才种了一亩。花生今年多种了一些,种了有三亩。一亩地豆子或花生的产量大概也就是两三百斤,虽然产量不高,却算是必须的粮食作物。

    黄豆能被用作做豆浆和豆腐,豆子本身还可以当饲料喂牲畜。而红豆补血,绿豆清热解毒,这些都农家人有的认知。黄豆c花生更是能榨油,只是一般人不会做,但有专门的人收购。虽然黄豆和花生都能用于榨油,但是出油量不同,油的质量也不同,花生比豆子要好,所以花生的价格还是其他豆子之类贵一些。

    所以油都分了不同的种类,有菜油c豆油c花生油等植物油,还有就是农家最常用的猪油。菜油和豆油都相对比较便宜,但却菜不上色,也不顶饥饱,大多人用作点油灯。不过要买油来点油灯,这价格又显得贵,农家人多大不舍得经常用,所以也就回少量买些而已。用猪油的话,菜香,容易上色,还耐饱,虽然算贵,但农家却是必不可少的,最多平常一顿就少放点而已。至于花生油,那就更贵了,都是些富贵人家用得比较多。富贵人家不是不用其他油,只是主要他们是嫌弃猪肉油腻或容易上火,反而相对比例用得少些。而好些的富贵人家就大多用蜡烛照明,一般富裕人家就用菜油或豆油点灯照明多。反正这些油呢,基本按照优劣,不同人的需求,都分了不同等级和用途了。

    接着就是刨土豆,不过土豆只种了差不多一亩地,很快就收完了。不过这土豆的产量可比豆子之类的作物产量高多了,有一千多斤,都能跟红薯的产量比了。不过土豆算是半粮食半蔬菜的作物,喜好和需求不一,各家种的亩数多少就会有不同。因为跟红薯c玉米差不多,都是产量高,所以每家每户几乎都会种上一两亩。

    收完豆子之类的,墨家接着就是收割玉米。早在收割之前,也就是玉米完成成熟长老之前,墨梅就往玉米地里晃。她会杂玉米地里掰几根嫩玉米回去尝鲜,她觉得还是新鲜的嫩玉米好吃点。当然这是经得墨家人同意,墨梅才敢这样做的。当然,就算墨家人开始不同意,但以墨梅的撒娇磨缠功夫,最后也是让步。其实在玉米完全成熟长老收割后,大家也是会留一些新鲜吃,但不多。不过那些大多都是长老的,就算新鲜蒸熟,口感很硬。虽然很多人喜欢那嚼头,但墨梅可不爱吃,嚼得牙都累酸了。

    玉米的收割,就是先将玉米杆上的玉米掰下来,然后再将玉米秆连根拔起或割掉。除了少量留下图个新鲜的,才会整个玉米榛子都保全完整的放在阴凉处放置。其余绝大部分玉米的外衣都会被剥掉大部分,然后只剩下几片外衣。然后,每十来个玉米绑成一扎,挂在竹竿上c屋檐下直接或放地上晒干。七亩玉米地,从掰玉米c割玉米秆,到剥玉米榛子外衣,晾晒玉米榛子,墨家全家七口人一起发动起来,前后就花了七八天的时间,这还没有脱玉米粒呢,这可要等晒干才行。

    在玉米榛子晒干之后,接着才会脱下榛子上的玉米粒。现在也没什么脱玉米粒的专门工具,主要是全人手工脱粒。就是先用手或竹片掰掉两根玉米榛子上的一些玉米粒,打开个缺口,然后两个玉米榛子对着缺口互相搓,玉米粒就会掉下来了。当然也有人喜欢直接用一根竹片刮撬玉米榛子,令到玉米粒脱落下来。不过在玉米脱粒之前,大家都会专门挑出一些颗粒饱满c大个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