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金石斋,位于四九城内的一条胡同内,铺面不大,只不过布置得十分古色古香,透出一股雍容华贵的气息。

    作为一家老字号的古玩店,在旧时八大胡同中的名头就是响当当的。现在做的又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生意,平日里固然算不shàng én可罗雀,但也远远达不到门庭若市的状况。

    中午刚过,一个穿着朴素,提着一个小木xiāng zi的青年人走进了门市,有些畏首畏尾地望了两眼,见偌大的铺面中只有一个穿着旗袍的靓丽女子,看上去好似售货员,脸上浮现一丝失望,就准备转身离开。

    “先生,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经验丰富的大堂经理张霞马上迎了上去,十分热情地招呼道。这样的顾客她见多了,多半不是来淘宝的,而是来卖东西,一个都含糊不得,谁知道他们手中有什么稀世奇珍?

    何况,既然有本事敢跑到这里来,手中的家伙都是有些分量的。要不然,还不如拿去庙街糊弄那些冤大头去了。

    那位最多二十岁的小青年用手扰了扰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我你们老板在不在?”

    张霞笑容更是灿烂。这小青年带着秦腔的口音,说明根本不是本地人,年纪又这么轻,穿着打扮连农民工都不如,要不是送shàng én的肥羊才是天下怪事。

    “小兄弟,找我们老板有什么事情?能不能告诉我一下?”

    张霞细声细气地回答,一边伸手邀请这个大男孩在旁边的茶几边坐下,一边对里面招呼道:“小周,请王老出来一下。”

    那青年脸上这才露出一丝欢喜,将手中提着的那个不大的木xiāng zi放在了擦得油光水滑的黄杨木桌上,几块泥垢顿时从xiāng zi边缘掉落下来。

    越发知道有戏的张霞好似根本没有看见xiāng zi掉落的泥土一般,热情地从前面柜台上倒出一杯清茶,正要送过来。

    那青年连忙将木箱抱在了胸口前,慌慌张张地道:“我我不渴!”

    张霞笑了一笑,道:“怎么,小兄弟,你这东西见不得水啊?”

    青年头犹如鸡啄米般连连点个不停,呆头呆脑地道:“这个可是国宝级的文物,我在网上看过了,一张纸都是几十上百万,我这里可是完好无缺的一册。”

    “除非老弟拿来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又或者是顾恺之的真迹,才有资格算得上国宝,不然,就算是敦煌留存下来的各种经卷,都不够这个资格。”

    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后面传了进来,跟着一个身穿唐装,银须胜雪的老人走了出来,双目神光闪闪,颇有几分道骨仙风的感觉。

    青年的脸一下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道:“我我的也不差!《兰亭序》现在还躺在汉朝高祖李世民的坟墓中,谁有?!”

    跟着老人后面的年轻女孩“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吃张霞目光一瞪,连忙缩了回去。

    那位老人望了一眼青年抱在胸口的xiāng zi,笑呵呵地道:“老弟这个xiāng zi应该是从老人手中传下来的吧?至少有十年历史了?”

    青年急道:“我我又不是来卖xiāng zi的。”

    举起一只手,用手袖将茶几上落下的泥土擦拭了一下,这才松开手腕。

    张霞和那老人见他黝黑的手腕上还缠着一根铁链,一头系在已经生锈的把手上。提手下面还有一个老式的铜片锁扣,挂着一个崭新的大铁锁。

    民间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连这样愣头愣脑的乡下小子都能山寨出手提式保险箱,说不定可以去申请专利了呢。

    古董店的三人都是满脸笑容地望着那傻小子手忙脚乱地掏钥匙开xiāng zi,从年轻人黝黑的肌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