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迷迷糊糊中,我被白月仙带着飞在天上,穿过了古老的城池,阴霾昏沉的沧桑黄泉路,高大的望乡台,以及恶狗岭、金鸡山、野鬼村、迷魂殿,这才来到一座雄伟的关隘前面。     因为速度比较快,一路上我只是隐约看到了许多被鬼差驱赶行进的男女老少,听到了他们哀伤的哭嚎,还有那路边一望无际且诱人心魂的白色花朵,以及山岭里面的狗群和鸡群等等画面……     让我惊愕的是,这些画面栩栩如生,看起来极为惊悚。     我曾经听爷爷说过,鬼也不是好做的,必须经过三大灾难。     这次,我看到的一切,还真是应了爷爷的说法。     那座全部由石头搭建而成的望乡台,是第三站。     第一站是座古老的城池,那其实是城隍土地庙。     刚刚过世的亡灵叫生魂,还不能称之为鬼。     亡者肉身分解后,承载者生命信息能量的载体从身体中分离出来,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灵魂,灵魂在脱体的过程中会非常痛苦,所以就会有停尸的说法,在这个时候,家人最好是不要动他的身体,以减轻他的痛苦。     每一个地方都有土地庙,阴间的土地庙,我们阳世的人肉眼看不到,但它却是真实存在着。     城市越大,土地庙越大。     土地庙和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衙门是一样的,古色古香的装饰,一张棕红案桌,上有本地的户籍册,记载着本地的山川河流、人口牲畜、人员多少等等。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土地保一方人,一个灵魂的出生和死亡都要经过当地的土地庙。     土地爷虽然神位低微,但却是家喻户晓的正神,人人不敢冲撞。更是天下各路堂口和神界沟通的一个重要使者,上到表文的传送,下到拜金的焚化,都离不开土地公公的帮助。     当有人阳寿已尽,阴兵鬼差会拿着勾魂牌和批票押着亡魂到土地庙通关,土地公公要打开本地户籍册进行核实,此亡人系属本地人氏,确实寿终正寝,又一一核实并无任何宗教信仰,便在批票上盖上本地土地大印,通行阴间。     在土地公公神案的两边有两个通道关口,一个是直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大路,一个是前往阴曹地府的黄泉路。一个关口光明万丈,一个关口漆黑无比。阴兵鬼差压着鬼魂化作阴风踏上了黄泉路。     第二站是黄泉路。     黄泉路上不好走,黄泉路上无老少。     确实是这样,黄泉路上向天空看,看不到日月星辰;向脚下看,看不到土地尘埃;向前看,看不到阳关大路;向后看,看不到亲朋四邻。     有人会问了,死者的家属给死者烧去了纸牛、纸马、纸车,为什么不用这些工具上路呢?     熟不知这个时候亡人的灵魂还不能叫做鬼,只有进了酆都城才能叫做一个真正的鬼魂。     正规堂口的弟子都明白,有的时候给人买寿抢魂,就都是在这个黄泉路上抢魂的,因为还没进入酆都城,一切都还有转机。用现在的话说,黄泉路可算是一个多发事故地段了。     黄泉路上一路崎岖颠簸,各路灵魂有的哭嚎不肯前往,有的满嘴花言巧语讨好阴兵鬼差,有的迷迷糊糊一路直走。     人的求生意识是很强的,但是上了这黄泉路又有几人能够还魂呢?     任凭灵魂怎么哀求、怎样使出浑身解数逃跑,都挣不开阴兵手里这死亡的铁链,一路归去。任凭灵魂走的多累,鬼差都不会让你休息耽误行程,必须要尽快赶路走出这黄泉路。     第三站才是望乡台,老话说,一到望乡台,远望家乡回不来。     高高一个石台,发出阵阵阴光,坐卧路转之势,上可回头瞻望,书写三个赤红大字望乡台。     走到了望乡台,几乎就没有还魂的可能了,阳间的肉身这个时候也差不多都到了黄金入柜装殓的时候了。     传说,这望乡台是南无大慈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