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此刻,同在政事堂的贾耽、陆贽、杜黄裳等,都感到震动。     这次毕竟是朝廷中枢大权的变移。     按理说,董晋就算不担任中书侍郎,出镇襄阳,那也应该由门下侍郎中择选一人继任才符合程序。     这次却是高岳直接踏着兴元节度使的跳板,一步到位,入主中书省。     借着河陇、剑南的战功和皇帝的倚重,如今的高岳可谓炙手可热,莫有匹敌。     此外光是单纯的战功,高岳也应该如同韦皋般继续镇边,皇帝之所以白麻宣下拜其为相,必然是要让他在政事上有一番作为的。     不过在随即政事堂会食时,董晋却非常从容,甚至还有些开心,在吃完餐饭后,他放下食箸,接着起身,然后望望油腻肮脏的中书侍郎坐床,便对其他人说,“希冀高逸崧在典章枢衡时,可大有所为。”     就在此刻,手持制书的中书舍人及高品中官们,也驾车乘马,云集到宣平坊高宅的朱门前,行人纷纷屏息退避。     正寝内,崔云韶、芝蕙得知天子的敕使即将到来,便急忙帮高岳穿戴章服,铜镜之前,高岳被穿上大科紫粗绫衣,头戴冠帽,双玉簪导,紫绶带,金鱼袋,白细纱内单衣,绛纱蔽膝,木屐,接着芝蕙又给高岳的腰钩上佩上了云浮剑。     “天使至!”     随着这声叫喊,高岳的妻妾、子女,还有院中各色人等,纷纷拜伏在正堂两侧。     连呆在正堂屋脊上的糖霜毕罗,也被这种气势给惊呆了,乖乖趴在缝隙间,不敢乱动乱叫。     而后中书舍人于高岳面前,授其《授高岳中书侍郎平章事制》:     “涉大川者,操巨舰不畏於洪波;构广厦者,揭宏材乃安於栋宇。朕祗奉神器,尊临万邦,思弼谐辅相之臣,致易简雍熙之业。爰择旧德,委之枢衡,冀宏嘉猷,以阐元化。兴元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营田观察等使定武义宁军使正议大夫检校御史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都统长史前河陇宣慰处置使柱国汲郡开国公食邑三千三百户高岳,气禀宏廓,材优康济,达识高议,坚明不渝。仪型可以光岩廊,度量可以方海岳,操握政柄,张弛化权,彝伦典谟,合若符契......违尔宴息,期尔折冲,庶乎阴阳协和,品物昭泰。惟言是纳,尔举必从。使益稷皋陶,尔无惭德。垂衣南面,我获任贤,无易斯言,式遵明命。可以正三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散官可银青光禄大夫,勋封如故。”     “臣,谨遵如右。”高岳捧起衣袂,朗声答复到。     这时,兴元府的女塾当中,薛涛正坐在堂首,教女子弟们诵读。     垂帘后,崔云和托着腮,手里捏着从京师来的信件,“姊夫,努力餐饭,善自保全啊......”     忽然,崔云和觉得眼前一道闪电掠过,胃部顿时恶心起来,不由得捂住了嘴巴,想要呕吐。     宣平坊的庭院里,吴彩鸾听完制书后,就问崔云韶说,逸崧这次是多大的官啊,我听不懂不明白。     “是执政。”云韶小声回答。     “执政?”     “就是宰相。”     吴彩鸾惊讶地瞪大眼睛,然后啧啧不已。     长安城东月灯阁下,新修复的红芍小亭处,薛瑶英则喜形于色,倒转了拂尘的柄,向身边的元凝真指着覆在桌案上的紫布说,当初我就猜测过,逸崧早晚会服紫金鱼,现在果然应验,不,是更进一步,已为执政了。     “那个南郑县令武元衡,未来怕也是如此的仕途,所以凝真你得倍加留心才是,早期的一注投资,谁也不知道会有如此大的回报,所以说奇货可居,就是这个道理。”     可薛瑶英的这话,反倒让元凝真哀伤起来,她和伯苍淡了书信往来已经很久,怕是武元衡马上就得成家立业了,哪里还会记得她这个罪臣之后,区区个女道炼师呢?     辅兴坊的灵虚观中,公主正凝着眉,描画临摹着韩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