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怕什么来什么,林振华此时出现在发改委的会谈现场里,只怕是来者不善吧。

    “马尔科先生,非常高兴见到你。其实我们过去也曾经见过好几次面吧?”林振华笑着向马尔科打着招呼。

    “是的,是的,我们见过好几次了。”马尔科尴尬地应道。他和林振华也的确是打过几次照面的,不过那都是在一些展会或者论坛上,大家互相点个头而已,没有什么深交。

    “你们既然互相认识,那就更好了,有什么话要说就更方便了嘛。”黄岗没心没肺地说道,全然不顾马尔科脸上露出的窘态。

    黄岗接着又介绍了参加会议的另外一些中方人员,包括另外两位来自于企业的人员,以及两位发改委的官员。还有一个小姑娘是翻译,她的主要任务是帮助翻译一些过于复杂的语法或者生僻的词汇,常规的会话是用不着翻译的,参加这次会谈的中方人员和德方人员英语水平都非常不错。

    马尔科也介绍了一下自己的随员,然后双方寒暄了几句,会谈便正式开始了。

    “我想各位德国朋友应当已经知道了,中国将要在未来的五年内,投入大约3000亿欧元用于完善中国的铁路网,包括若干条新建的铁路线,以及对部分原有铁路线的现代化改造,在其中,新建的高速铁路线路将达到2000公里以上。为了完成这些建设任务,我们非常需要包括吉森公司在内的国际大型跨国企业为我们提供相关装备。”黄岗首先介绍道。

    “我们吉森公司非常愿意帮助中国建设自己的铁路网。德国在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我们吉森公司长期致力于铁路施工机械以及路轨加工设备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国际上是属于一流的。”马尔科自负地说道。

    黄岗点点头道:“我们对此完全不怀疑,所以,我们特地邀请吉森公司的各位先生们到发改委来。共同商议一下双方能够在一些什么样的领域。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合作。”

    马尔科问道:“我很想知道,中方对于合作有一些什么样的想法?比如说,我们应当做一些什么。才能够有这样的荣幸成为贵国的合作伙伴?”

    黄岗微微一笑,道:“我们的大门是向所有的国际厂商敞开的。如果要说有什么条件嘛,恐怕只有一条就足够概括了。那就是我们希望我们的合作伙伴是中国人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我们吉森公司对中国人的友谊,是完全不用怀疑的。”马尔科说道,他环顾了一圈在场的中国人,然后用手向林振华以及另外两名来自于企业的人员示意了一下,说道:“就比如说,我们和林先生以及这两位先生所在的企业,都曾经有过非常愉快的合作。”

    林振华见马尔科指向了自己,便笑着说道:“这一点我可以证明。至少在过去,我们与吉森公司之间的合作,还是非常愉快的。”

    “呃……”马尔科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林振华的话。明褒实贬,虽然说了双方的合作是愉快的。但却加上了一个限定条件,那就是在过去,而不是现在。至于现在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自然是天知地知,在座的全都知道的。

    “我想,我们未来的合作,也仍将是非常愉快的。”马尔科说道。

    “嗯,那就太好了。”黄岗道,他偏过头看看坐在自己身边的一位发改委官员,说道:“小陈,你把咱们的采购清单给马尔科先生看看,请他判断一下,吉森公司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给我们以帮助。”

    那位叫小陈的官员打开面前的文件夹,取出了一份材料,隔着桌子推了过去。马尔科接过材料,迫不及待地翻了开来,坐在他两边的随员们也把头凑了过来,与马尔科一起浏览着这份材料。

    “40台一体化铺轨机,20台双悬臂式架桥机,15台盾构凿岩机,20台大型重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