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部分负责筑城的幕僚,这些人将暂时留在这里,看着波斯苦力们将新城完全筑起。这件事情必须要在冬天到来之前完成。

    命令已经传了回去,如今已经有数万安西军过了葱山,开始按部就班对大食各地进行占领,木鹿、你沙不儿、赫拉特都已有了驻军,沿着萨珊帝国和倭玛亚王朝修建的驿道,负责传递信息的烽燧马铺驼铺正在快速的铺开。要不了多久时间,大唐在扎格罗斯山脉的统治秩序就将基本的建立起来。

    等到有军队到了伊斯法罕,田名远这两千人也将翻越扎格罗斯山脉,去和主力会师,加入到扩张的大军中来。

    开拓是安西新军之事,守城则是交给普通的四镇汉军,不过即便是普通的四镇汉军,也都是在全部装备骑弩之后才会被派过来,火药火雷天雷箭八牛弩一样不缺,加上也都是百战之余的精英,用来镇守一方自是绰绰有余。

    秋风猎猎,旌旗拂动,马璘坐在青海骢背上,亦是意气风发。

    现在占据的领土,用后世的说法,已经囊括了整个伊朗和大半个伊拉克,事情进行得极为顺利,胡大的势力范围一步步被压缩,为汉家文明留下了大量填补的空间,这次翻过扎格罗斯山脉之后,一来是正式建立起大唐的统治,二来要督促德赫干们加紧处置领地上的阿拉比亚人也也门人,包括对于胡大最虔诚不愿改变的马瓦里们,第三则是要征服暂时还没有大唐的区域,消灭最后一个哈里发。

    这些事情都没有难度,现在大唐兵强马壮,大军平推过去就是了,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

    和留守的田名远等人道了别,马璘一声令下,浩浩荡荡的大军离开伊斯法罕,向着扎格罗斯山脉的深处而去。

    一万两千新军健儿,超过三万突厥杂兵,后面跟着的是浩浩荡荡的商队,一同扎入秋日的扎格罗斯山脉,踏上了前往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路途。

    沿途经过的地区,皆是飘荡着大唐的旗帜。山区古老的德赫干家族们都已经倒向了大唐,大军过来之时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恭敬和臣服。

    这次的行军极为和平,几乎没有任何的杀戮。这些地方都已是大唐的领地,大唐的威名已经立下,自然没有必要再行屠戮,德赫干们需要做的,只是按时缴纳税赋而已。大军的军需都是靠商人们供应,交易极为公平,商人们从中获利极为丰厚,而安西军也不再需要长行坊跟着。沿途的德赫干们并没有受到侵扰,大军用度并不需要他们供给,这对于他们而言,实际上是出乎预料的一件事情。

    大食亦有超过千万的丁口,不可能全部杀戮,全部杀了,汉民又不肯过来,这等统治便没有任何意义。阿拉比亚人和也门人代表着胡大文明,必须要彻底铲除,而人数最为庞大的波斯人,只能是与他们建立起一种共生关系,逐渐让他们融入汉家文明的体系之中。

    向西越过了扎格罗斯山脉,山脉以西依旧是倒向大唐的德赫干们统治的地盘。由于唐军凶名太盛,大军经过之时德赫干们其实是极为忐忑的,然而大军并没有对他们有任何的侵扰,德赫干们也逐渐的放下心来。

    又过了不久,大军便正式踏入肥沃的两河流域。

    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皆是发源于北方山区,向着东南方向流淌,冲积出一个巨大的平原,便是所谓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条大河水量丰沛,到了下游之后合二为一,合流之后后世称为阿拉伯河,一同流向了波斯湾。

    这一大片区域,乃是所谓“肥沃新月”的重要组成部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下游地带,是农业文明最为发达的地区。

    农业民族是最容易引起外族觊觎的,两河流域历史上亦是发生过很多次入侵,当地的居民也多次更迭,如今这里的主人是以波斯人为主,萨珊波斯的首都泰西封便是在东边的底格里斯河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