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就是。
如此多番涂改、整理,最后誊写,花去了九日时间,第十日宁青穹才将只缺了画的成品jiāo给了瞿老板过目。瞿老板翻阅之后当即连连称好,称宁青穹这幼学琼林释义精彩之处不在释义,而在那些小故事上。再详询得知这些小故事乃是当年宁世安编来给宁青穹听的,不禁叹了一句:“令尊这些故事编得既有趣味又含寓意,想来是颇费了一番心思。”
宁青穹被他这一叹,想起自家爹没了功名之忧后,每日就爱看些稀奇古怪的话本传奇故事,给她编一些合适听的,也是他兴趣所衷了。后来宁青穹稍大一些,父女俩还会一起编些稀奇古怪的小故事,什么飞来飞去的武林中人,什么妖怪神仙的,不亦乐乎,有时为个情节合不合理,还要争论一番……宁青穹面色黯然,停顿了一下问:“瞿大叔可有合适的画作者?”
瞿老板皱眉想了想,“我所知只有几个习山画水的,这蒙童喜爱的风格一时怕是找不到合适的,不如这样,就姑娘现今给我这些单成一本书已经足够了,我们先去把这手续办了,归到姑娘名下,若是好卖,将来慢慢物色画作者,请了来出图画本也不迟。”
宁青穹内心对于这幼学琼林释义到底会不会受欢迎也很是忐忑,想了想也觉得刚开始还是不要投入太多成本比较好,便点头答应下来。二人又约了一同去衙门办手续的时间,宁青穹就回去了。到得办手续那日,虽说宁青穹还小,但因用的是她爹的名头,那手续还是顺利办了下来,宁青穹和瞿天方都很高兴,都想着看这回广布书铺会怎么做?
前面说过了,这版权一事,也是新政的一部分。因这给原作者保底分润之法使文人士子、阁老大臣们都十分受益,若是也废掉必然招来仕林和官场的骂声,因此这一项政策倒是难得的保留了下来。就是广布书铺后台再硬,只要他敢抄,敢卖,也计是不敢不给宁青穹分润的。他若还要走那廉价钞本路线,他自亏他的,反正他卖出一本,宁青穹就赚一本。
宁青穹和瞿天方给这本书定价六百文一本,写了新的契书,每卖出一本宁青穹能得个三百五十文,毕竟是蒙学参考书,可以便宜一些,最关键是最好能靠这本打出名气。瞿老板自有一套他的宣传方式,先是在门口挂了布招,又特备了二十多本送往附近二十多个蒙学学馆给先生们,等到正式开始卖书那天,当天就有十几个人来买了。第一天就把那些送先生的成本给收了回来。
瞿老板告诉她,之后销量会慢慢下滑,就是靠积累口碑慢慢卖了。反正不亏就不吃亏,宁青穹也不忐忑了,一身轻松,天天哼着自创的小调子,开始酝酿着四书五经的释义了。
按照她当初学四书五经的顺序,第一本自然是《大学》,这也是一本较为简单和比较容易理解的书,她学的时候年纪还小,也还是有各种小故事听的。宁青穹回忆过往,想起当初自己和父亲关于那些小故事的问答,便想着这次的小故事要换个形式。
她想把自己和爹爹那些对话记录下来。
她的懵懂,她爹的循循善诱,并不比故事本身差。
她默着默着,偶尔停下来看看纸上的内容,恍惚默的并不是冰凉的内容,而是自己和父亲的言笑过往。
又过了些日子,宁青穹就听说幼学琼林小故事的反馈很不错,在帮助小孩子理解内容这块上很有用。就连谷涵都反馈说,他寄回家中给邻居的小孩反响很好,邻居家的弟弟听了故事,靠故事内容理解起文章本身寓意来更容易了,印象还深。
因此也有不少徽山书院的学子买了寄回家中的。即使是那些世家子弟也愿意买一本回去,毕竟大家都喜欢博采众家之长,然后吸收精华归为自家所用。更何况有不少人觉得小故事不错的。
也就是这时候,王子晤终于来找她了。
宁青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