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不要新衣服,也不要鞭炮……”这话说得,是不是真的,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不忍心看着姥爷伤心操心,可又羡慕村里的同伴…

    “姥爷,你在家休息,明天我去镇里,帮人磨剪刀!”

    “啊!”

    姥爷突然被我的决定,给吓了一跳,伸手摸摸我的脑门,以为发烧呢。“娃,你别吓姥爷,可别想不开!你不是最讨厌和姥爷一起出活嘛,你也别去了,还是姥爷一个人去!

    听声音,姥爷真是慌了。

    ……

    第二天,姥爷还是没有同意我独自去山下小镇帮人家磨刀,而是借了焦爷爷家的自行车,同意我一起下山。

    寒风呼呼,骑着自行车,沿着盘山石子路,迎面而来的风,十分刺骨,姥爷死活要我穿上他的翻羊毛大衣,套上狗皮手套。

    “你看,老子这手,都是硬茧,比什么手套都好使!”半路上,他笑呵呵地扬着通红的大手,给我炫耀。

    “……”

    我勉强笑着,内心却在流泪:姥爷啊,这辈子,我一定要出人头地,以后好好学习,报答你老人家的养育和恩爱。

    还好,下山,紧紧二十多分钟的时间。

    “卖了,卖了,上好的干果,……”

    “……”

    小镇的集市,每年腊月的时候,也是最热闹的时候。

    熙熙攘攘,满目琳琅的集市,穿着花碎布棉衣的大姑娘小媳妇,上身穿着西服下身穿着喇叭口脚踩布鞋的小年轻,驴车,马车,自行车,菜摊,肉摊,杂货摊,录音机大喇叭声,小贩的吆喝声,刚从录像厅出来年轻人们的嬉笑声…

    这里,放佛是和山上不在同一个世界。

    换做是以前,我肯定会和姥爷磨蹭几块钱自个儿玩耍去,不是去看录像,就是买点吃的解馋,可这一次,我帮着姥爷将磨刀的凳子和工具放在地上,看起了摊。

    “大爷,又来出活了,腿好了?”

    “好久不见啊,王老,来,抽支烟!”

    “……”

    没一会儿,很多妇女和老人,接连出现,和姥爷寒暄,有的手中拿着菜刀,也有拿个小马扎过来凑热闹的镇上老人。

    “这就是你家孙子啊,都这么大了。”

    “上学了没……”

    “…”

    姥爷一边哧哧磨着菜刀,一边和他人聊天,满脸带笑,比家里开心多了。

    喧闹的集市,耳畔的寒暄,心中满是心事的我,很少注意,我的目光,盯着姥爷手下砖头大的磨刀石,心思却在识海中的分宝崖上。

    姥爷磨一把剪刀,大概需要五分钟的时间。

    如果我拿出分宝崖,肯定能节约很多时间和精力,这样的话,每天就能赚更多的钱。

    “恩,拿着,去买点吃的!”

    招呼走四个客人,姥爷赚了两块钱,他解开棉衣,又从里面的兜子里面掏出一团手帕,打开,从零零碎碎的里面抽了一张最大面额的两块钱。

    “这四块钱拿去,自个儿下顿馆子去!”

    “吆喝!王老头,你还没死啊!”

    我正打算摇头决绝姥爷的好意,路过的几个小伙子中间,发出一个找死的声音。

    说话的家伙,三七分头,下面穿着棕色尖头皮鞋,大红的灯笼裤,上身穿的却是绿西服,酒糟鼻上夹着一副圆圆的蛤蟆镜,嘴中叼着一根没点着的过滤嘴香烟。

    他的脖子似乎有问题,脑袋从是朝斜上方,即便是俯视地摊上正在磨刀的姥爷,也是如此。

    “老四,这老头是谁?”

    他的身后,是一位脑袋青皮的小伙,穿着闪亮的皮夹克,夹烟的手指上,罕有地带着一个小小的金指环,也不知是真是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