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茶前酒后,哪有说不合的道理?那小朵儿又忖道联元若因运动差使,谋得这副本钱,自己也有好处,因此又在一旁打和事鼓,不由得周庸佑不妥,当下就应允代联元筹划二三十万元,好去打点打点。联元道:“老哥如此慷慨,小弟断不辱命。方今执政的敦郡藩王,是小弟往日拜他门下的,今就这条路下手,不消五七天,准有好消息回报。”周庸佑道:“小弟听说这位敦王爷不是要钱的,怕不易弄到手里。”联元道:“老哥又来了,从来放一个关差京中王大臣哪个不求些好处?若是不然,就百般的阻碍来了。不过由这位王爷手上打点,尽可便宜些的便是。”周庸佑方才无话,只点头答几声“是”。
这时已饮到四鼓时分,周庸佑已带九分醉意,联元便说一声“简慢”,即命撤席。又和两个像姑说笑一回,差不多已天色渐明,遂各自辞别而去。自此周庸佑就和联元天天在像姑寓里,花天酒地,倒不消说。联元凡有所用,都找周庸佑商酌,无不应手。果然不过十天上下,军机里的消息传出来,也有放联元任粤海关监督的事,只待谕旨颁发而已。自这点风声泄出,京里大官倒知得联元巴结上一个南方富商姓周的,哪个不歆羡?有系来找周庸佑相见的,有托联元作介绍的,车马盈门。周庸佑纵然花去多少,也觉得一场荣耀。
闲话休说。且说当时有一位大理正卿徐兆祥,正值大比之年,要谋一个差使。叵耐京官进项不多,打点却不容易,幸亏由联元手里结识得周庸佑,正要从这一点下手,只是好客主人多,人人倒和他结识,不是有些关切,借款两字,觉得难以启齿。那一日,徐兆祥正在周庸佑寓里谈天,乘间说道:“老哥这会来京,几时才回广东去?究竟有带家眷同来的没有?”周庸佑道:“归期实在未定。小弟来京时,起程忙速些,却不曾带得家眷。”徐兆祥道:“旅馆是很寂寥的,还亏老哥耐得。”周庸佑道:“连天和联大人盘桓,借酒解闷,也过得去。”徐兆祥道:“究竟左右没人伏侍,小僮也不周到,实不方便。小弟有一小婢,是从苏州本籍带来的,姿首也使得,只怕老哥不喜欢。倘若不然,尽可送给老哥,若得侍巾栉,此婢的福泽不浅。未悉老哥有意否?”周庸佑道:“哪有不喜欢的道理?只是大人如此盛意,小弟哪里敢当?”徐兆祥道:“不是这样说,彼此jiāo好,何必这般客气?请择过好日子,小弟自当送来。”周庸佑听了,见徐兆祥如此巴结,心上好不欢喜,谦让一回,只得领诺。徐兆祥自回去准备。
周庸佑此时,先把这事对联元说知,一面就要找个地方迎娶。只念没有什么好地方,yù在联元那里,又防太过张扬,觉得不好看。正自寻思,只见同乡的陈庆韶到来拜会。那陈庆韶是由举人年前报捐员外郎的,这时正在工部里当差。周庸佑接进里面,谈次间,就说起娶妾的事,正愁没有地方借用。陈庆韶道:“现时三水会馆从新修饰,在寓的人数不多,地方又自宽广,想借那里一用,断没有不可的。”周庸佑道:“如此甚好,只小弟和他馆里管事的人不曾认识,就烦老哥代说一声,是感激的了。”陈庆韶道:“这也使得,小弟即去便来。”说罢,即行辞出。不多时,竟回来报道:“此事妥了,他的管事说,彼此都是同乡,尽可遵命。因此小弟也回来报知。”周庸佑感激不已,便立刻迁过三水馆来居住。即派人分头打点各事,联元也派人帮着打点。不数日间,台椅器具及房里帐等事,都已停当。是时正是春尽夏来的时候,天气又自和暖。到了迎娶那一日,周庸佑本待多花费一些撑个架子,才得满意。只因徐兆祥是个京里三品大员,与书吏结这头姻好,自觉得不甚体面,就托称恐碍人议论,嘱咐周庸佑不必太过张扬。周庸佑觉得此话有理,便备一辆车子,用三五个人随着,迎了徐兆祥的婢子过门。周庸佑一看,果然如花似月,苏州美女,端的名不虚传,就列他入第四房姬妾,取名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