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了侧弓步,上体前俯,双手做大鹏展翅状,那圆球便好似有人操纵一般,甚是听话的沿着右臂c颈肩c左臂来到了左手掌处。
又停留了三四息,路云风左手渐渐举高,让圆球回归颈背处,然后扭动脑袋身体渐渐后仰,将那圆球从背部移到了胸膛,塌胸呼气,身子继续后仰的同时右腿抬起,整个人变成个扭曲而古怪的铁板桥加金鸡独立式,而那圆球便来到右腿膝盖处,三息过后,小腿向前伸出,全神贯注的掌握着平衡,使圆球停留在了脚踝。
脚下寻常人难以站稳的木棍,他却好似如履平地,随着一个个看起来有些古怪的姿势不断变换着,圆球便分别在头颈肩肘膝指踝处停顿,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如臂使指,就好像长在他身上一般,一动一静之间韵律分明,好似呼吸般流畅自然而富有节奏。
地上的木棍共有八十一根,正合九九之数,老爷子生性务实,不喜那惊天动地哗众取宠的名称,所以把它叫做“九九桩”,上桩以后一步一动,每根桩头都要踩到,总共要变换八十一个动作,那么走的这桩步,也就自然叫做了九九步。
如同吃饭饮水一样,这是他每日必行的基本功,自授步之日起,老爷子便有过严令:一日两遍决不能少,不管因何缘故而中断的,必须加练补回来。
老爷子乃是言出必行之人,路云风五岁学步六岁上桩,八岁起开始架球,整整走了八个寒暑,一直到了十六岁,方能运转如意的扛球走完这套桩步。
十余年间,他已经最大限度做到了爷爷起初的要求。
老爷子对此很是欣慰,说是十八岁之前能走下这套步,功夫就算有了小成,告诫他说诸家百技都包括在内,资质天赋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功夫,从来离不得个“勤”字来打磨。
一停三息,中间绝无滞怠,行云流水的走完这趟桩步,堪堪用去了一刻钟的工夫,依旧扛着圆球下了桩,路云风已经出了身透汗,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细雨湿遍了全身却恍若不觉,虽然没有太阳,他仍然习惯性的目视着它升起的方向,眼视日,鼻观心,三吸一呼调整着翻腾的气血。
外力藏于力蕴于外!这是架球走桩的基本目地,在路家的拳路里,这叫“导力”。
圆球乃是荒原特有的胶泥所烧制,细密坚实,虽然体型不小,却比石头要轻上许多,现在的重量,不多不少是五十五斤。
路云风五岁学步,那桩是老爷子画在地上的,六岁上桩,树干足有大海碗口那么粗,并且全部是平头桩,饶是如此,走一遍步也得两个多时辰,一天光这两趟桩就要耗去大半天,更别说还要习拳静坐一样不落。
到了八岁开始架球,更是惨痛而不堪回首的过往,尤其刚上桩的时候,顾此失彼,手忙脚乱,从旭日初升走到月兔高悬,那是一点也不夸张,每日里精疲力尽手酥脚软,提筷吃饭都送不到嘴里去。
那段日子,是他最为怀疑自己的时候,信心每一天都在动摇,无法确定自己能不能完成这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一切,于是随时都可能情绪崩溃,沮丧而悲苦
老爷子会在这时候认真的凝视着他,眼神里满是安慰,一言不发,任他发泄完自己的烦躁,然后拉着马鬃琴,轻声给他唱曲儿
爷爷是天底下最好的琴师!路云风从没怀疑过这一点。
八岁时的泥球只有十斤沉,而后每过一年,它就会再增加五斤,桩头也会细上一圈,虽然份量越来越重,但路云风走得却是一年比一年轻松,搬来此地换成了现在这种的圆头桩,也只需要适应个十天半月就可以走完。
架数十斤泥球而随心所欲,身体各部每一丝肌肉的运用,平衡的掌握,力量的挺持和引导,缺一不可。练到了这个地步,走桩的目地就算达到。
足底临渊c稳若泰山!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