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行动,另外也打算去看看外公外婆。
“苏信!”
苏信转头,看着走过来的赵新民。
赵新民一身西装革履,脸带沉稳微笑,挺有禽兽风范,苏信不由地笑着打趣道:“老赵,半年没见,你可是越来越有企业家的范儿了。”
“呵呵,你这家伙,还学会打趣我了。”赵新民摇了摇头,接过苏信的行李包,“走吧,我另外租了房子,先回家再说。”
苏信点头,边走边问道:“老赵,温大河还在星沙市吗?”
赵新民答道:“口罩都卖出去了,老温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刚好温婉放暑假,老温和他女儿一起回里津市了。”
苏信点点头,温大河没什么能力,年纪半百,吸dú把身体弄垮了,让他跟着赵新民干,多少能够讨口饭吃。现在看起来,温大河与赵新民相处的不错。
打了一辆的士,苏信与赵新民直奔住所。
囤积口罩的仓库已经退掉了,赵新民在星沙市另外租了一套房子,一百五十多平米,大而宽敞,各种家具电器齐全,住的倒也舒适。
吃过晚饭,苏信和赵新民开始说正题,就下一步的商业计划,两人谈论了一晚上。
和赵新民共事如此之久,也没什么好藏着捏着的,苏信直接告诉赵新民自己的下一步计划,那就是进军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行业!
对此,两人面临着巨大的分歧。
赵新民对互联网这个新兴行业缺乏认识,也没有什么信心,他有他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商业蓝图,对互联网没什么兴趣。
他们两个的合作关系,到了这里,似乎走到了尽头。
“老赵,既然这样,你下一步准备做什么?”
苏信并不想像以前那样,强行把赵新民留在自己身边当副手,赵新民有野心,有胆识,并不适合充当他的副手,那就让他自己去闯吧。而且在后面的商业计划中,赵新民已经无足轻重,对自己的用处并不大,赵新民是个管理人才,也适合做实业,对互联网却是不大在行。
赵新民舒展了下身子,说道:“有很多想法,比如做房地产,显而易见,现在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未来的房产业必将迎来井喷式发展,很有潜力,不过成本太高。还有之前的开眼镜连锁店的计划,我也想做。”
“想法都很不错,这两个行业都能够发财,不过我认为你做房地产更有前途。”苏信喝了一口啤酒,目光望向站在窗户下的赵新民。
赵新民并没有下定决心做哪一行实业,听苏信这么说,不由地转过头,挺疑惑地看着苏信,“你这么说有根据吗?”
“哪有什么依据,我也只是感觉而已。”苏信模棱两可的回答了一句。他记得,赵新民前世就是房地产大鳄,这么说只是让赵新民下定决心进入房地产行业,避免再多走弯路。不过兜兜转转,自己依然没能改变赵新民的人生轨迹,倒是有些挫败。
“那我可是非常相信你的感觉的。”赵新民笑了笑,对杀入房地产行业的信心增强不少。
和苏信共事一年,他对苏信的能力自然是知之甚深,xìng格看似平易近人,也挺爱说话,实则内敛老辣的很,真实想法没人看得出来,苏信最大的特点,是他的目光非常人所能及,极其善于发掘商机。
自己和苏信合作第一天开始,就见证了苏信不同寻常之处,三轮原始资本积累,从开始的空手套白狼拿下天桥项目,到一本万利承包莫叶山工程,以及**囤积口罩的想法,这些奇思妙想无一例外证明了他在商业上,洞悉商机的能力的强大。
“好了,谈正事吧,既然决定就此散伙,现在谈一下怎么分赃吧,账号上一共有六百三十八万,我们五五分账。你觉得怎么样?”苏信扔了空罐装啤酒,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