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刚想给老婆打个电话,桌上的座机响了起来,林峰其拿起话筒,说了声你好,传来的却是一个浑厚的男中音。
“是小林,林峰其吗?”
这个电话有些不同。以前,几乎所有人都叫他小林,或者叫他林大记者,可今天一整天,在电话里,叫他小林的,还没有一个。现在遇到一个叫他小林的,他还有点不习惯,便说,是的。我是林峰其,请问你是哪一位?
“我市政府涂学义。”
林峰其第一时间并没有想出对方的身份,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他没料到。涂学义可是常务副市长,曾经一度很有实力竞争市长的,只不过以谁都说不清楚的原因输给了石东升。涂学义是防汛指挥部的常务副总指挥,每年汛期是涂学义最忙的时候,林峰其也都会在每年跑抗洪新闻,所以,在所有的领导中,他最熟悉的,应该就是涂学义了,但是这种熟悉,很难说jiāo情,因为彼此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林峰其忙说道:“涂市长,您好。”
“恭喜你啊,那天有时间,一起去……我有点事情找书记,请你转一下曾书记。”
林峰其知道,当上市委书记的秘书之后,那样的闲情逸致,大概是绝对不会有了。但涂学义将电话打到这间办公室,说明他对自己的新职务是非常清楚的,也对他将来的工作情况十分清楚。既然清楚,却又说出一起这样的话,就绝对不会是一种假客套。以他常务副市长的身份,是完全没有必要和他这样一个小秘书玩客套的。这只能说明一点,涂学义其实是在向他示好,自然也是在向曾书记示好。
在当今的官场规则中,有一条规矩,即党政两个一把手,最多只能在当地产生一个,另一个,一定要从外地调入而。晋州是一个政治生态极其特殊的城市。那些外来干部,在别的地方能够干得很好,但在晋州,却往往出现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的情况,连续多任市委书记或者市长,都被地头蛇赶走了。曾思涛是外来干部,入主晋州才不过短短月余时间。而涂学义却是本土干部,在晋州官场的根基,非常深厚。当然,还有一个根基更为深厚的人物,就是市长石东升。上一任市委书记蒋怡贵,就是在和石东升的权力斗争中落败的。本来市里还有很多人期望蒋怡贵能够接任书记,最后,却是由中央派来了曾书记。
至于石东升和涂学义之间的关系,林峰其并不十分清楚。他所知道的,也就是一些表面的东西,一般人认为,当初石东升斗走前任市委书记蒋怡贵的时候,涂学义是极其重要的同盟,如果没有涂学义的参与,即使以石东升以及省里支持石东升的力量,能够让蒋怡贵处处受制,但是要把蒋怡贵赶出晋州,恐怕还是非常困难的。涂学义之所以和石东升联手,主要原因是他们都是本土派,唇亡齿寒的道理都懂,必须一致对外。
如果本土派的说法准确,现在涂学义主动给曾书记示好,是否暗示了涂学义和石东升之间存在矛盾或者说涂学义在寻找一种新的力量平衡?当然,也可以换一种角度思考,曾书记作为一名外来者,尽管有着市委书记的头衔的官衔,但是在晋州,却没有根基,甚至连一个得力的人都没有。他向涂学义投出橄榄枝,实际上是对本土派进行了釜底抽薪,轻轻一招,便导致了本土派的瓦解。若真是如此,说明曾书记是个权力运作高手,不动声色,就布下了一着关键的棋。
其实权力这玩意哪有林峰其想象的那么简单,在隔壁办公室的曾思涛接了涂学义的电话只是淡淡的一笑,涂学义是有些向他靠拢的意思,向他靠拢的原因曾思涛能猜到几分,一是涂学义是常务副市长,是市政府的二把手,一二把手的关系向来都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事情,当初涂学义和石东升联手的时候,除了qiāng口一致对外之外,也肯定有自己的小算盘。
涂学义靠近他,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