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哪里有个主意!两只眼只看着老汉。老汉乃自袖中取出宝珠十数颗,奉尼总持说道:“师父,你定是能教诲我子女转心改意,有道法的。愿以此珠奉献。”尼总持见老汉手捧着宝珠,却又把眼看那右庑,见第二位阿罗尊者合掌笑着,傍有琉璃舍利之光,乃生觉悟,便向老汉说道:“小僧们为生死出家,一切世法金珠宝贝俱以尘土视之,受此无用。老善人何不把这些宝珠分给你子女,世间父子分颜生出那违拂情状,多系财帛爱多竟少。”祖师听得总持说出这两句,便睁眼看着那老汉,道了四句偈语说道:
种惠生爱,种施生因。
为失爱施,何不反惠?
祖师说偈毕,依旧闭目端坐。老汉哪里知解?只求师父超脱他子女回心转意。道副说道:“老善人,我师尊说偈之意,也叫你回家分布些金宝与你子女,他自然孝顺敬爱你。”老汉道:“实不瞒师父说,老汉庄田地土也不少,金银财宝也略充,每每分给子女,反惹得他们怨怼,毫无逊顺,每每干犯我老汉。”道育在旁听得笑道:“老善人,此情易测,人心无有厌足,易起争端,只恐你分布不均,偏多偏少,得少便憎。若是有教训,知道理,安分受惠,方且感父母之遗爱。若是失教诲,不明理,争多嫌少,便生起木均之怨恨。”老汉道:“我从来公平,哪有偏多偏少。师父总是你说得好,人心无厌足。又且少年失了教训,他个个不明白道理,如今酿成了个忤逆的xìng情。yù要呈明官府,只恐王法不宥。他却反说我老汉不慈。”道副说道:“老善人,你请回家,我小僧亲来拜探你五位善人。”老汉大喜道:“老汉姓郁名全,家住地方,就呼做郁全村。师父若肯降临,当齐相候。”老汉说罢回家。只见五子已有人说与他道:“你父在寺与僧人备细讲你弟兄不孝事情,却也一问一答,都有道理。”五子听了,个个生嗔,说道:“我等有何不孝之事?与和尚家讲甚道理?”他这五人,心胸都是那邪魅鼓弄,三尸魔倡,一个个忿恨起来,直奔到寺。只见殿上:
香烟云绕,钟鼓声敲,圣像庄严,高坐莲花宝座;僧人凛肃,分诵海会经文。傍列着一十八尊阿罗汉,位位金身;背坐着五十三参观世音,活活菩萨。两庑廓塑十殿阎罗,一山门排四金刚圣像。护法执杵降魔,弥勒开颜笑世。笑的是,忙忙愚俗堕红尘;降的是,昧昧邪心沉苦海。
话说这五人忿恨,走到寺来,见无数善男信女,烧香礼忏,又见了许多佛像菩萨,心里便有几分敬畏。及至到得祖师前,见众人瞻拜,只得也合掌敬礼。便向祖师前说道:“我等五人,即是郁家老父之子。闻老父在师父这里备细讲说我等不是,不知有何不是?故此特来请问。”祖师闭目只是不答。尼总持便问道:“列位善人名号?”五人齐声答应。却是何名,下回自晓。
第三十二回 执迷不悟堕酆都 忤逆妖魔降正法
只见为首的一个答道:“我们弟兄五人都是郁家老父所生,第一名富,次名贵,三名福,四名禄,五名寿。”尼总持听了,便合掌道:“善哉!善哉美名!都是轰轰烈烈奇男子,怎么使老尊不得全享五位之爱?”只见郁富开口问道:“师父何故发此言?想必说我等不是。便是这寺内,你哪知我父母一般生出我五人,内中又无一个乞养外来不明之子,每每偏心不均。比如有几许金宝,你多我少,说几句言语,你是我非。又不是老人家颠倒,又没有甚谗佞刁唆。我弟兄家常或有一句两言冲撞他老人家,便说我们不孝。”尼总持听了道:“列位犯了逆天大罪,却怎生解救?当即向佛前诚心忏悔,归家孝顺父母,只恐从前罪孽还解救不得。若再迟时日,便堕入一十八层地狱,受诸苦恼。”只见郁贵听得笑道:“师父,你僧家专说没对证、费思想的话,地狱何处?苦恼何罪?只讲个眼见的,方才可信。”尼总持道:“见在的便是王法,你若忤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