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宝先发话说:“姐姐叫你去看,你就去看看嘛。妈妈,你说对么?”洪氏也说:“姐姐叫你去看,当然要去的呀。看完了,一起回来,不要到别的地方去了。”秀英又请洪氏同行,洪氏说反正去了也看不见,一定不肯去,大家也只好由她。

    朴斋来了兴致,问账房借了一盏写有“悦来客栈”字号的灯笼,在前面引路。好在从宝善街到大观园并没有多远,就不再坐车,秀英和二宝跟着朴斋,三人步行而去。朴斋问账房借了一盏写有“悦来客栈”字号的灯笼,在前面引路。

    到了大观园楼上包厢,主人是个年轻小伙子,穿着雪青纺绸单长衫,宝蓝茜纱夹马褂,先在包厢里靠边独自坐着。朴斋虽然没见过,但知道这位就是施瑞生。瑞生见了,连忙站了起来,先搀了秀英、二宝在靠栏杆的前排座位上坐了,又来让朴斋。朴斋放下灯笼,在后排座位上落座。瑞生一定要拉他到前排坐,朴斋自惭形秽,局促不安,一定不肯坐前排。开演以后,幸好瑞生只和秀英说话,秀英又只和二宝说话,把朴斋搁在了一边,朴斋倒落得自在看戏。

    大观园的头等角色很多,其中最出色的是一个叫小柳儿的武小生,唱工做工都好。当晚他在压轴戏《翠屏山》中演石秀。演到跟潘巧云吵架、潘老丈解劝一节,小柳儿唱得十分高亢激越,满座里叫好;演到酒店一节,那把单刀舞得只看见一片电光满身飞绕,果然名不虚传。

    等到《翠屏山》演完,已经十二点钟。戏院散场,看客哄散,争先恐后,纷纷拥向门口。瑞生说:“咱们慢点儿走吧。”等看客散得差不多了,朴斋提着灯笼前导,瑞生断后,秀英和二宝夹在中间,一同走到悦来客栈。二宝抢上一步,先去敲房门,叫了一声“妈妈”。洪氏歪在床上,忙起来开门。朴斋问:“这么晚了,妈妈还不睡呀?”洪氏说:“我等着呢,睡了,谁来开门哪?”秀英说:“今儿晚上的戏挺好的,妈妈偏不肯去;看不见么,听听也是好的嘛!”瑞生说:“戏么,礼拜六夜里的最好。今天礼拜三,过两天,再和妈妈一起去看吧。”

    洪氏听见是瑞生的声音,叫声“大少爷”,急忙让座致谢。二宝叫茶房沏茶,秀英忙把烟盘拿出来铺在床上,点上灯,请瑞生抽鸦片。朴斋不敢上台盘,远远地掩在一边。洪氏说:“大少爷,实在对不起,两天里你请了我们好几回。明天我们是一定要回去的了。”瑞生忙说:“别着急嘛。妈妈怎么这样!难得来一趟上海,当然要多玩儿几天。”洪氏说:“不瞒你大少爷说,我们住在栈房里,四个人的房饭钱就要八百铜钱一天呢,开销太大,还是早点儿回去的好。”瑞生说:“这不要紧,我有办法,管叫你比住在乡下还要省些。”

    瑞生只顾说话,签子上烧的烟淋了下来还没发觉。秀英瞥见,忙去上手躺下,接过签子来替他代烧。二宝就到自己床下提了一串铜钱出来,悄悄儿jiāo给朴斋,叫他去买点心。朴斋接了钱,并不叫茶房,到厨房去借了一个大碗,就亲自到街上去买。无奈已过夜半,宝善街上,卖小吃的点心店都打烊了,只好在做夜生意的吃食摊子上买了六个百页①包回来,又到厨房分成三小碗,借个托盘托了,送进房来。二宝见了,皱眉说:“哥哥也真是,怎么去买这种东西?”朴斋说:“没有别的呀!”瑞生从床上半抬起身子来看了看,说:“百叶包挺好,我倒挺喜欢吃的。”说着竟不客气,取筷子来吃了一个。二宝端了一碗给她妈,又叫秀英:“姐姐来陪陪呀!”秀英反觉得不好意思,嗔着说:“我不吃!”二宝笑着说:“那么哥哥来吃了吧。”朴斋就一股脑儿全打扫了,叫茶房来收去空碗。

    --------

    ①百叶──也叫“千张”,一种薄饼形豆制品,北方地区一般都切成丝儿加葱蒜酱油醋凉拌着,当下酒的小菜,名为“豆腐丝儿”;上海地区大都烧ròu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