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量都极次)。大陆解放以后,只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一九八二年出过一种由典耀先生点校的整理本。此外,八十年代初(?)台北皇冠文学出版公司还出版过女作家张爱玲注释的“国语版”译本(同时出版有英译本),不过她的“翻译”工作比较简单,只把对白中的吴语一对一地改为“国语”,仍不是规范的普通话。一九九五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张爱玲的“国语版”《海上花列传》上下册,上册改名为《海上花开》;下册改名为《海上花落》。因此,在此书发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出版一部规范的普通话改写本,应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

    ①  许廑父──现代通俗文学家,生卒年代不详,二十年代初,曾主编《小说月报》,抗战期间,任浙江第一大报《东南日报》的发行人,并著有讽刺时政的通俗小说《新镜花缘》。

    原书六十四回,人物、故事似乎意有未尽,据跋文中所说,作者是有续作的打算的。可惜在初印本出版的同一年,作者就在贫病jiāo困中死去了。终年只有三十九岁。

    关于《海上花列传》一书的艺术成就,研究者已经有许多专文评论,  一部分搜集在本书的附录中,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总结为几句话:作者的贡献,在于开创了现实主义的方言文学,客观地反映了那个畸形社会的一角;运用白描手法,改进了传统的章回小说的表现形式,对jì nǚ和嫖客以及老鸨、二爷等形形色色人物的心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写的虽然是嫖界故事,而书中基本上没有色情的描写。但是也必须指出,作者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以及他所活动、所接触的那个阶层,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决定了他的世界观并不是革命的、进步的,因此对于封建社会中的种种丑恶现象,不是着力地加以揭露、鞭挞,而是出之于欣赏的眼光,用游戏的笔墨加以陈述。特别是对于齐韵叟、王莲生、罗子富和尹痴鸳、高亚白、华铁眉等一班官僚政客和“文人雅士”,完全是用颂扬备至的口吻加以称赞的。在整部小说中,对这些人物的描写篇幅占据不少,但是有积极意义的章节却不多,可以说是此书的败笔。究其原因,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作者自己的思想体系,正是“此中人也”。

    整理、改写古旧小说,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我们呼吁文学界有识之士重视这件事情,并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参与从事。这一本,仅仅是试验的开始。是不是妥当合适,敬请海内外专家学者不吝指正。

    本书初稿于1991年jiāo北京燕山出版社,因该社管理上的原因,被不法书商潘希盗印了十几万部,印刷质量极次,错别字连篇,不但把一部很有学术价值的书给糟蹋了,还为此引起了一场官司,至今未曾了结。现在再版,又作了一些订正,并根据作者电脑输入排印。

    吴  越

    2000年1 月1 日写于北京

    出版说明

    这是一部写于晚清光绪年间的长篇“狎邪小说”,主要描写当时上海十里洋场中的jì nǚ生活,同时也涉及嫖客们所活动的那个阶层即官场、商界以及名士、名流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客观地反映了清末上海租界畸形社会的真实面貌。

    jì nǚ生活,特别是当时上海租界里的高级jì nǚ与嫖客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地用一个“xìng”字就可以概括的。实际上其中包含了烟赌嫖酒、坑蒙拐骗,各种罪恶,应有尽有;一方面是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一方面则是凄惨酸楚,血泪斑斑。因此表面上看起来小说写的虽然都是“饮食男女”的琐碎事情,却对于了解当时那个社会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同类的小说在当时就有很多,但以这一部写得最好,是鲁迅先生评定为“清末狎邪小说”的“压卷之作”,在中国小说史上有其一定的地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