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个优秀的哥哥,老头和老爷子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肯定能挺过去的。即使他们看不见,她也要活的好好的。

    沈秋看着身边两个熟睡的小脸,心下微暖,不管怎么样,还是先把这两个小家伙养好吧。

    外面已经隐约传来的人声,沈秋轻手轻脚的起床,站在房门口才有空打量这个院子。

    这泥坯房是沈家分家分给沈二牛的,已经住了十几年,不算太结实,院子倒是足够大,四间正房,东面有三间厢房,一间是厨房,一间用来放粮食,还有一间放一些杂物。西面有几分地,应该是种过蔬菜,早就已经荒废了;同样荒废的还有鸡栏和南面的猪圈。

    此刻院子中间堆满了麦子,小沈秋的记忆中,一麻袋好像是一石的样子,沈秋大概数了数,有十二袋,也就是十二石。这个时代好像上等田一亩产一石半麦子就是很不错的,这可真是八亩上等田的收成,看来里正是真的恼了。

    不知道能卖多少钱,谨慎起见,沈秋决定等一会儿桂花婶来了,问一下价格,尽快把这些卖出去。也不知道沈大牛家怎样闹腾,最好是顾不上她,但也要考虑万一,毕竟那对玉佩顶多就值个二十两,要是他们反应过来,来找她麻烦就不好了。

    心里有了计较,沈秋就去了厨房做饭,其实也没什么好做的,家里只有昨天桂花婶留下的糙米和鸡蛋,继续煮上糙米粥,给小石头弄了一个鸡蛋羹,给虎子和自己弄了一个白煮蛋。顺便计算了一下厨房需要的东西,油盐酱醋什么的,菜要弄一些,柴也没有了。

    做完这些之后,简单的洗漱了一下,回屋见两个小家伙还睡的熟,就拿了扁担打算去井边挑两桶水回来。

    刚出门就碰见水娟和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子走过来,水娟看到沈秋急忙道,“秋丫头,你还病着呢,怎么能挑水,放着让你柱子哥去弄。”

    那男子也道,“放着吧,我一会儿给你打。”

    沈秋才知道这就是水娟的丈夫李柱子,心中不由感叹,古代人结婚真早啊……

    “柱子哥,水娟嫂子。”沈秋喊了一声,先开门把两人让进去。柱子手上推着一个平板车,上面放着三个粮食袋子,应该就是昨天沈秋要的精米和白面什么的,除此之外,还有半车柴火,一篮菜,一个小罐子。

    水娟嫂子笑道,“这些菜都是家里种的,我娘寻思着你家肯定没有,就让我送些过来。你现在也不方便上山打柴,这些柴够你用几天了,我昨天做饭的时候,看你家啥都没有,所以还带了些盐来,你就先用着。”

    沈秋心下对桂花婶一家越发感激,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你们先坐一会儿,我去炒个菜。就在这里吃饭吧。”

    “一大早的炒什么菜。”水娟嫂子一把拉住她,指了指她的额头道,“你先去换yào,我去灶间看看。”说着,不由分说把沈秋推开进了厨房。

    柱子见状笑道,“听你嫂子的话,先去上yào,我和你嫂子今早在这里吃,你就让她做吧。”说完就拿过沈秋脚边的扁担和水桶出去了。

    沈秋虽然有些过意不去,但想到这家人已经帮了她这么多,现在客气也没什么意思,况且以她现在的身体状况,做这些确实有些吃力,也就不再矫情,只是心下已经打定主意,要跟桂花婶一家当亲戚一样走动起来。

    ……

    ☆、第6章 卖粮

    柱子和水娟走后,沈秋回到屋里收拾了一圈,发现这家还真是一贫如洗,就一个箱子,里面放着三身单衣,沈秋、虎子、小石头,一人一身。眼看着天气就凉了,要做点厚衣服才行,这是第一要紧的。

    还有被褥,孙氏的针线活计很不错,可好的全都被李氏拿走了,他们现在盖得都是李氏家里要扔的,破烂不说,棉花也结成一块儿一块儿的,一点都不保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