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灾乐祸的讥笑。

    许俏君不愿与她谈论顾卢氏的闲话,起身道:“五嫂,没事,我先走了。”

    “一起走吧。”顾文氏笑着站了起来,两人同行一段路,到了岔道的地方才分开。

    厨房下午就开始做月饼,六种馅的,每种做五百个,大多是用来送给亲朋好友的,许俏君在礼单上看到了隋家二字,“这是隋季儒家?”

    “是。”顾知眸色微冷,很快就不用和隋家虚与委蛇了。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良辰美景,鹤州城有燃灯助月色的风俗。许俏君在家中随顾李氏她们一起祭月,吃了一小块月饼,就被顾知给带出了家门。

    “你要带我去哪里?”许俏君坐在马车上,笑盈盈问道。

    “河中泛舟,赏月观灯。”顾知在她身边坐下。

    “想了多久了?”许俏君笑问道。

    “早就想带你出来走走,却一直不得空。”顾知伸手将她揽入怀中,将她娶回来,却没时间陪着她。

    许俏君靠在顾知怀里,没有看到他眼中的愧疚,笑道:“有空就出来走走,没空呆在家里也很好。”

    “俏俏,谢谢你愿意这样随遇而安。”顾知轻声道。

    许俏君微微仰起头,看着他漂亮的下巴,笑道:“这是应该的啊。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嘛。”

    顾知笑,低头亲了亲她的水润的红唇。

    马车行进了一会,许俏君就听到外面的声音,渐渐嘈杂起来,知道是到了人群密集处,撩起窗帘往外看,沿街的人家都竖着灯笼,颜色各异,式样各异,满城的灯火,宛若琉璃世界。

    马车在流光中又前行了一段路,停了下来,顾知先下了马车,对她伸出手,“俏俏,我们走去河边。”

    “好。”许俏君笑,把手放在他的掌中,任由他把她扶下马车。

    沿河都挂着漂亮的灯笼,小摊贩们在招揽着生意,来观灯游玩的人群里,有许多提着灯笼的小孩子跑来跑去。顾知紧紧地护住许俏君,不让那些小淘气撞着她。

    “好香啊。”许俏君闻到河风中飘来的香味,左右看了看,眼中一亮,“哎呀,是烤串儿。”

    许俏君拖着顾知往小摊上走去,咽着口水问道:“这个怎么卖?”

    “ròu三文钱一串,干豆腐一文钱一串。”小贩边翻动着铁架上的食材,边回答道。

    “相公,我们买几串来吃?”许俏君看着他,清亮的眼眸带着热切的渴求。

    顾知无法在她这样的目光下,说出拒绝的话,道:“来十串ròu十串豆腐。”

    “好咧,请稍等。”小贩拿着扇子,扇了扇,红红的炭火很快就将ròu和干豆腐烤得香气四溢,“公子,一共四十文钱。”

    顾知掏出铜板付了账,许俏君接过烤串,递了一半给顾知,“我们一人十串。”

    “好。”顾知笑道。

    两人在离小摊不远的树旁,边吃串烧边欣赏着河边的风景,天上明月,地上灯光,倒影在河面上,微风轻拂,波光潋滟。

    有小舟沿着河岸缓缓行进,舟头坐着一个怀抱琵琶的妙龄少女,乐声悠扬,歌声清妙,“……月上纱窗人未眠,故人来人月皆如愿。月澄清人笑喧。诉别离在月下星前,月华满中秋月,月婵娟良夜天,人月团圆。”

    “这小曲很好听。”许俏君赞道。

    “你喜欢听,等到船上,召她们唱给你听。”顾知笑道。

    “好。”许俏君笑着点头。

    许俏君吃完了串烧,顾知细心地拿帕子帮她擦去嘴角边的油渍,拉着她去了一个卖灯笼的摊子前,“喜欢哪一盏?”

    “那盏奔月灯挺可爱的。”许俏君指着竹竿上的灯笼,笑道。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