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得话都是太太说的,麦穗姐,我劝你还是不要这个时候跟太太顶着干,太太正生气呢……
麦穗坐直了身子,想要起来,丝兰想要拦着她,绿萝却是微一侧身让出路来,您要是不心虚,就去找太太闹去,到时候看谁没脸,我劝你还是乖乖的搬到东屋去,过个十天半个月身子养好了,再去太太那里磕头认错,这话不是太太说的,是我说的。
麦穗有些怔愣地坐着,原来四个小丫鬟刚进许家的时候,一个个呆头呆脑连话都说不明白,怎么么如今绿萝竟成了现今这样子……自己怎么沦落到了这一步……
冯嬷嬷寻了个由头离了莲花胡同,在街边的一处干净的点心铺子佯装挑点心,却是只看不买,没过多大一会儿,一个二十多岁青衣小帽的青年进了点心铺,见着了冯嬷嬷先是一惊然后上前做了个辑,冯嬷嬷,您怎么亲自出来买点心了。
冯嬷嬷瞧见他便展眉而笑,原来是陆大,你不在王掌柜跟前听差,怎么这个时候到了点心铺。
这不是快过端午了吗?王掌柜让小的包几样点心预备着待客。
哦,原来如此,我老婆子不过是走走逛逛,你若有正事,先买就是了。
陆大买了点心,又单包了一包绿豆糕,这包绿豆糕是小的我孝敬您的,东西不好,请您将就着吃。
冯嬷嬷笑眯眯地接过绿豆糕,瞧我,出来闲溜达竟让你破费了,明个儿嬷嬷给你张罗个好媳fù。
哎哟,那可谢谢您了……陆大又施了个礼,这才带着几包点心走了。
冯嬷嬷拎着绿豆糕回了莲花胡同,脸上的表情却有些凝重,本来她该与王掌柜见一面,听他讲一讲廖家的事,谁知王掌柜说廖nǎi妈这些年早将杜家留下的仆从收买得差不多了,怕是有人在府里盯着她,她昨个儿出门闲逛了一圈,果然查觉有个眼熟的伙计跟着她,为怕打草惊蛇,这才想到了在点心铺碰面的法子,若是廖家真是廖嬷嬷说得那样,王掌柜就派人送驴打滚,若是廖嬷嬷所言不实,就送绿豆糕,这绿豆糕再加上紧跟着她不放的伙计,冯嬷嬷已然心里明镜的一般,廖嬷嬷心里有鬼。
她心里这么想着,却依旧是无真凭实据,廖nǎi妈终究是老爷的nǎi娘,岂是她随意一说就能扳倒的?她正思来想去没有什么法子,却听伺候自己的小丫鬟兰子正跟另一个小丫鬟在窗根底下说着闲话。
那个麦穗,我早就瞧着她不顺眼了,太太都没有她难伺候,整日里端着皇后娘娘的架子,也不瞧瞧自己是什么牌面上的人,如今太太恼了她,将她赶到东屋,偏要你去伺候她。
另一个小丫鬟说道,兰子姐,你可知太太是因何恼了她?我瞧着她怪怕的……
你怕她做什么?她是……兰子凑到小丫鬟耳边说了句什么,这样的事别说她只是太太的丫鬟,就是亲姐妹……也没有不翻脸的,也不拿块镜子照照自己,老爷能瞧得上她。
竟有此事?若是我的话臊也臊死了……偏她还端着架子……怪道那些个姐姐都不理她了……
可不是……
冯嬷嬷在屋里咳了一声,两个小丫鬟互视了一眼吐了吐舌头,各自散了,冯嬷嬷坐了起来,心里却有了主意。
许樱喝了一口粥,只觉得入口即化软糯适口,便不是为了调养身子,做日常食用也是极好的,冯嬷嬷果然好手艺,连日来粥品、炖品竟没有重样的,却是每样都极好。
奴婢不过这些微末本事,如今也抖落得差不多了,明个儿起怕是就要重样了。
我今个儿夸您,倒还真夸着了。平日里冯嬷嬷送来了粥,见许樱吃得香甜就告辞了,今个儿却坐了下来,似有什么话说,嬷嬷在京里住着可舒服?这京里哪儿都好,就是人多地少到处人挤人,到了春天风沙大。许樱说罢又掩唇笑了,瞧我,竟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