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子孙满堂啊。李zhēn rén笑道,他认真的瞧了瞧许元庆和许元安,见两人都生得端正,又是一番夸赞,贫道也曾见过许多人家的公子,长得像贵府二位公子一般端正的少见,所谓面由心生,两位公子必然前程必锦。
当下把老太太哄得合不拢嘴的乐,还不快谢谢李道长吉言。
许元庆和许元安施了一礼,谢李道长。
瞧瞧贫道,只顾着跟老太太说话,竟忘了请老太太入观。
也是我一直拉着你说话。
许樱跟在众人后面上了道观,只觉得这在青山碧水之间的道观清幽至极,外人瞧了也必定会以为是神仙洞府,又怎知里面藏污纳垢?也不知常大哥有没有把信送到。
老太太带着一众的媳fù、孙女一一拜过了神仙,不管大小神象皆上香布施,口中念念有辞,无非求得是阖家平安。
许樱上一世经过了许多事,非但不信神佛,反而常有毁谤,如今重生了,却是不得不信神佛,望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个木雕泥做的佛象,念念有辞:诸位上仙在上,小女子不求财不求姻缘不求子女,只求保我母平安,小女子能侍奉母亲终老,若上仙准小女所求,小女子必将重修庙宇,再塑金身。
跪在她身边的杨氏求得却是:小fù人只求小女许樱能平安长大,觅得良缘,我夫许昭业能早登极乐,勿要在yīn司受苦。
小道童将签筒jiāo给了杨氏,杨氏闭目摇晃,签桶中掉出一支签来,她拿到手中细看,乃是一枝中吉签,签文上写着:可此当年一塞翁,虽然失马半途中,不知祸福真何事,到底方知事始终。这说得是塞翁失马的典故,却不知是何意。
许樱拿在手里摇了许久,才摇出一枝签来,中平签,一见签文许樱便笑了:邯郸一梦幻无边,数载身荣是熟眠;yù换锦衣归故里,睡醒还记在心田。
杨氏见了许樱的签皱了皱眉,怎么是中平签。
咱们先去解签吧。许樱站了起来,接着杨氏去解签。
前面孟氏、唐氏、苗氏、闻氏、许梅已经解完了签,只有唐氏因抽得是下下签有些不乐,旁人都是说说笑笑并不在意。
解签的是个胡子花白的道士,看起来书卷气十足,不像是道士倒像是私塾先生,他拿了杨氏的签文一看,nǎinǎi是求财还是问家宅子女?
问子女。
此签虽是中吉,问子女却是不错的,日后虽有些波折,但总能逢凶化吉。
杨氏听了道士的话,眉头立刻舒展了起来,又自许樱手里拿了签文让道士解。
那道士一见签文便皱了皱眉,许家这样的人家来观里打樵,按理来说除了上上大吉签与中吉签之外的签应该被拿出去了才是,怎知他之前解了唐氏的下下签,弄得颇尴尬,如今又见到了这中平签。
不知姑娘所问何事。
不问了,我看懂了。许樱笑道,只是不知道前世是梦,还是这一世是梦了。
姑娘小小年纪,又不曾修过道法,怎敢轻易就说看懂了签?说话的人不是老道士,乃是站在老道士旁边的小道童,那道童生得面如满月,眉目俊秀,最奇特的是耳朵上扎了耳洞,明晃晃地戴着红丝绳,倒显得有些奇怪。
陵春!你又懂什么了,勿要随意chā言。老道士斥道,这是我的徒儿,原是富贵人家子弟,因身子弱怕养不大,家里这才舍了送到道观里做俗家弟子,生生的被我惯坏了,还请nǎinǎi和姑娘勿怪。
道长高徒童言无忌,说得也是实情,这丫头生生被我惯坏了,还请道长勿要见怪,要解了这一签才好。
老道士皱了皱眉,这签实在是不好,不管问什么都普通,他一时不知该怎么答。
请问道长,这签里原说的是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