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破烂,先用巾子沾水将身上滴湿,狠狠搓了好几遍,冲掉泥球继续滴水继续搓,把两桶水都用完了,身上终于搓不掉泥头发也洗干净了,这才跨入浴桶。
水是凉的,可她一点都不嫌凉。
痛痛快快泡了会儿,唐景玉擦干身上,拿起剪刀坐到床上剪手脚指甲,剪完又去洗一遍,确定身上都干净了,开始穿衣裳。
钱进心还挺细的,里衣头巾都准备了,这一套行头加起来至少三十四文钱。
唐景玉习惯骗人了,但她也懂得知恩图报,等她攒了钱吃穿不愁时,一定会还钱进这份恩。
粗布短褐,黑面布鞋,只剩头发没梳了,唐景玉抓起头绳头巾,坐到了镜子前。
黄铜镜里多了张被晒得发黄的脸。
明明都不把自己当姑娘了,见到原本嫩豆腐似的脸弄成这样,唐景玉还是有点心酸。
父母容貌都很出众,不知为何把她生成了这样,算上父亲给她的这双桃花眼,容貌也只能算中上之姿。长得不好看,声音也不如其他姑娘那样婉转轻柔,没男的那么粗,但乍一听也难分辨男女,怪不得十岁离家后就没有人怀疑过她。
前两年唐景玉看着街上女人们的大胸脯,还担心自己胸脯鼓起来怎么办,后来……
唐景玉低头,目光在平平的胸口扫一圈,不由苦笑。
四年颠沛流离,饿得她都快瘦成皮包骨头了,哪有ròu往那长啊。
不长就不长,当男人挺好的。
甩开那些纷杂念头,唐景玉熟练地给自己绑了个男人发髻。
街上渐渐热闹起来,她推开窗,还没探出头,明媚的晨光先照了进来,刺得她连忙后退一步。
人退了,嘴角却浮起笑容,唐景玉站在yīn影里眺望嘉定县的方向,目光渐渐坚定起来。
两刻钟后,一个穿青色粗布衣裳的少年从棒子地钻了出来,脚步轻快地朝东而去。
☆、第4章
唐景玉运气不错,离开小镇不久便拦到一辆前往嘉定县的驴车。赶车的是个四旬左右的农家汉子,跟他媳fù拉了新做好的竹筐准备送到城里去,唐景玉一拦车,夫妻俩就痛快地停了下来。
“小兄弟是从外地来的吧?听你口音不像苏州人啊。”头戴草帽的大娘和善地问。
唐景玉就坐在大娘身边,苦笑着道:“大娘耳力真好,我是从山东来投奔亲戚的,路上被人抢了东西,我爹我娘都死了,我一路讨饭讨到这边。昨天有位大哥看我可怜,送了我这身衣裳穿,今天又遇到大娘肯搭我一程,苏州这边好人真多啊。”
她眉眼清秀言辞诚恳,被夸心善的大娘听了又同情又舒服,安抚两句,问她亲戚家住哪儿。
唐景玉跟昨天应付钱进一样,随便编了一个地方,说完小声求大娘:“大娘,你看我之前讨饭,进出城门都没事,现在这样,守城军爷肯定会问我要路引……”
“没事没事,小兄弟在车上坐着好了。”大娘没等唐景玉说完就chā话道,“你在车上坐着,他们就当咱们是一伙的,让你叔跟军爷打jiāo道去,咱们这边太平,查得不严的。”
唐景玉连连道谢。
驴车抵达嘉定县南城门时都快晌午了,日头dú辣辣的,几个守城官兵躲在yīn影里纳凉,唐景玉一边扇凉一边看赶车大叔跳下驴车跑到一个军爷面前说了什么,jiāo了进城铜钱后很快就跑回来了,继续上路。
进城不久,唐景玉感激地跟大娘夫妻告别。
江南富庶,城里百姓穿着比北方一些城镇好多了,唐景玉漫无目的地走了会儿,实在太渴,便寻了家茶寮。茶寮伙计请她去里面坐,唐景玉知道里面茶更贵,直接坐在了外面,跟两个布衣汉子拼一桌,两文钱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