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郎。”

    “哦?”

    朱高煦手指停在桌面上,顿时来了兴趣。

    北平府,宛平县

    县衙二堂东侧一间厢房内,宛平县令贺银坐于案牍之后,面前是一份县学送上的名单。

    朝廷保举法已定数月,令京城内外五品以上文臣及县令各举贤才,不拘士人还是布衣。

    里中老人暂且不论,宛平县学教谕训导各有推举,生员名单如今就摆在贺县令的面前。

    “杜奇,刘艮,孟清海……”

    看到这里,贺县令眉头拧了起来。

    一旁的县丞见了,开口问道:“大令,是有不妥?”

    “这个孟清海,”贺县令神色不愉,“可是孟十二郎族兄?”

    “正是。”

    “此人不妥。”贺县令拿起笔,沾满墨汁,在孟清海的名字上重重划下。

    “其父为孟氏族长,欺占族人田产,此子竟视若无睹,不加劝导。修身齐家治国,此人虽有才学,然品xìng不佳,不应推举。”

    县丞点头应是,朝廷唯才是举不假,然更重德行。若所举非人,大令恐将获罪,他也脱不开干系。想到这里,不免对推举此人的县学训导存下了几分芥蒂。

    第25章 风波二

    宛平县学中,二十余名生员均着玉色布绢襴衫,宽袖皂缘,头戴平定四方巾,端坐于案后,等候儒师前来。

    依朝廷定例,县学中共有廪生二十人,附生及增生无定数。

    廪生是通过院试的秀才,每月领取廪食六斗,有司另给鱼ròu。按照后世的话来说,不只学费全免,每月还领取奖学金。增生与附生没这么好的待遇,一应费用全部自理。

    每隔一段时间,学中会通过考试和平时成绩对生员进行评定,共分六等,只有一等和二等才能继续乡试,三等以下连考场都进不去。

    在这一点上,廪生,增生,附生,一视同仁。

    以为进了县学就万事大吉?教谕和训导会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你,白日做梦。

    若是入学十年学无所成,或是犯下了大过,开除学籍是轻的,还要送去充吏,追夺廪粮。

    十年吃了多少,统统都要吐出来。

    可见,在明初,官不好当,学也不是那么好上的。

    孟清海考过院试之后,于八月间入了县学。

    因其经义文章均是上乘,月前被评为一等。朝廷下保举令后,孟清海自然被列在了县学推举的名单之上。可没想到,三名一等生员,两名二等,其他四人都被取用,唯独孟清海被刷了下来。

    当日,学中教谕前往县衙见过大令,折返后立即召来学中训导,面上隐有怒色。

    “孟清海是你所推荐?”

    “正是,不知?”

    “糊涂!”教谕猛的一拍桌案,“吾新任到此或有疏忽。汝任职宛平三年,岂会不知孟十二郎之事?孟清海是何品行,汝也不知?!”

    训导神情一变,立即开口辩驳道,“此事只是传言,且孟十二郎从军,只言为父兄报仇,并非族中逼迫。”

    “荒谬!”教谕神情更加严厉,“若真如此,大令岂会刻意将其名划去?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