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一处偏僻yīn暗的院子,光线不好,也很破败,娘过世之后,韩姨娘就找了个理由将唐诗遣来了这里居住,如今这院子已陪伴唐诗度过了五年时光!
唐诗沐浴在温暖的惷光中,却意**见了多日不见的父亲,缓缓俯身,“见过父亲!”
唐一鸣看着自己长女,眼眸深处掠过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色彩,淡淡“嗯”了一声,眉头却紧皱!
唐诗看见父亲眉间的深川,微微笑道:“敢问父亲因何事而烦恼?”
唐一鸣冷哼一声,“还不是县衙的案子?”他曾经是京中四品提刑大员,何等风光?如今偏安不毛之地不说,每天还要处理这些东家长西家短的案子,日日深感怀才不遇,时运不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第六章 为父分忧
第六章 为父分忧
唐诗将父亲眉间的不甘看在眼里,心中低叹,就算岁月漫漫,也磨灭不了父亲心中被提携回京的热忱和渴望,低眉道:“如果父亲不嫌女儿年幼无知,不妨说给我听听,纵然不能帮上什么忙,就算能为父亲分忧解闷也好!”
父亲从原来的四品提刑司贬至这种荒凉穷困的地方做县丞已经有五年的时间了,从主管大案要案至现在的一些微不足道的邻里纠纷的小事,心中难免觉得憋屈,这一点,唐诗一直都明白!
唐一鸣因为县衙的事烦闷不已,看见长女站在面前,不由得想起了她的婚事,眼中一丝锐利掠过,真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当年步府极力促成的婚事如今竟然反过来成了唐府的救命稻草!
不管阿诗怎么在府中不讨喜,可是现在毕竟快出嫁了,在仅剩的不多的时日里,给予她一些好脸色并不为过,再则,阿诗温婉沉懂事,xìng情柔和,以后嫁进了步府,还要靠她在步府周旋,他才能得以回京,再也不用在这个地方受这些他原本根本看不上的官员的闲气!
想到此,唐一鸣脸上的神色就缓和了下来,一丝愧疚涌上心头,“为父公务繁忙,平日没什么空去看你,不知不觉你都已经长这么大了!”
唐诗嫣然一笑,“父亲言重了,女儿惶恐,如果能为父亲分忧,是女儿的荣幸!”她并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多言,这些年她一直不去计较,不去抗争,是因为记得娘临终前的嘱咐,那个时候那般年幼的她,没有能力与韩姨娘这样有心计的人争斗!
唐一鸣看着明理的长女,心中有些欣慰,可是没欣慰多久,又想起了县衙的案子,脸色又沉了下来,淡淡道:“城中张员外家的二公子前不久要成亲了!”
唐诗应道:“这件事我听说过,张二公子和新娘子是青梅竹马,据说新娘子眉清目秀,是潮阳数得着的美人,两人郎才女貌,是天作之合!”这一桩婚事不知道被多少人津津乐道,潮阳这样的小地方,一年到头也不会有什么大事,张员外府即将大婚一事谁不知道?潮阳地处偏僻,荒凉萧肃,也就没有了京中闺秀们的那些繁文缛节束缚,连唐诗这种深闺小姐也可以经常外出。
唐一鸣闻言,眉头深深拧起,“是啊,本来是一桩喜事,可是谁也没想到,在成亲的前十几天,张二公子突然染了风寒,一病不起,yào石无灵,于三天前病逝了!”
唐诗有些意外,“不会吧?”
唐一鸣颔首道:“天有不测风云,听说这张二公子不但一表人才,还聪明能干,现在英年早逝,不但张员外家悲痛yù绝,那张二公子的未婚妻正满怀欣喜地准备做新娘子,可是蓦然听闻张二公子的死讯,当即昏了过去,被救醒之后,连续几天都不吃不喝,要不是家人拦着,只怕是随张二公子去了!”
这倒是个痴情的女子,唐诗心中正在这样想,却看着父亲脸上不耐的神色,心中了然,父亲自从到了潮阳之后,就一直心情抑郁,也无心公务,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