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皇陛下,依旧在握着监察大权搅风搅雨,不得安宁。温和可亲的淳元陛下一出现在龙椅上,瞬间让众人有对比,这位陛下并非没有为君者气象,而是更和风细雨一些,并非没有手段,没有手腕,只是比起上皇陛下的烈火烹油,淳元陛下如温水煮青蛙。

    都是厉害的,只是前者让人看着敬畏,后者让人莫明觉得应当是敬爱,敬且爱之。

    #我舅是皇帝#

    #美貌舅舅,求罩#

    #皇帝老爷爷,挥挥,好好养着,长命百岁#

    #给我个郡主当一当吧,哇哈哈,郡主殿下什么的,太带感了#

    正文 第一二六章 名花虽有主,我来松松土

    上皇陛下架势摆得足,一副“我连皇帝都不干了,闲下来专跟你们死磕”的样儿,这真是把朝上群臣震慑得够可以,这样一来也更顺利一点。毕竟上皇陛下现在什么也不用干,成天就琢磨着怎么把那些脑袋不灵光的给弄下去,前边萧霄给笑脸“安抚”着,后边上皇陛下就把人弄得哭都哭不出来。

    慢慢的,朝臣们琢磨出味儿来,敢情这是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谁也不是什么好货色。淳元陛下只是看着更和气而已,沈观潮手把手教,上皇陛下一点点灌溉,淳元陛下这株树,在登基之前就已然参天,只是看着还青葱而已。

    是时,边关传来消息,西关大营外西夷集结,眼看着战事在即。

    西关大营恰是从前的虎骑上将,如今的天策上将张瑞镇守,张钧也在西关大营中历练。张钧托人私下带了封书信给萧霄,先向萧霄道喜,恭喜他登基为帝,然后又说了一些边关的事,只说不严重,边关军备粮草充足,大夏朝连年丰收,军营里兵强马壮打赢这仗跟玩似的。

    西关大营这边还好,另一边北关大营却有些危急,因北关大营今年与东川大营换防,刚换过来的东川兵还有些不适应北关的环境,有好些兵卒都因水土不服病倒,目下颇有些军心焕散的意思。萧霄想想,他对边关不熟,遂问了问沈观潮和上皇陛下。

    沈观潮:“主意不难,请福王前去安军心,一道带去几十名医官,东川大营的兵伙食上也与北关不同,吃的喝的连厨子都带去,保管不出半个月,什么都能好。福王殿下再坐镇一段时间,问题自可迎刃而解。”

    大夏朝换营是将随兵移,所以兵啊将啊都换了。这意味着要重新熟悉地形:“北关大营换到东川那边的将官也领两个去,最好是熟悉地形,熟悉当地作战的。朕记得有个姓魏的将官十分不错,当年与朕奏对。北关大营熟得就跟他家后院似的。”

    “陛下,是魏郎将,名时礼,如今在东川大营中军任职。”沈观潮再次显摆了一下过目不忘的高智商,他也没格外关注,就是看到一眼就一定会记下而已。

    上皇陛下看萧霄:侄子,看到没,他在显摆他有多聪明。

    萧霄:伯父,我看到了。

    “那就他吧,叫他先去等着王弟。回头叫你父王来一趟,朕与他说说去北关后该怎么稳住军心。北关大营那边实在顶不住,先民张瑞他弟弟张宣过去一趟,张宣曾在北关布防过,也通晓北关防务。”上皇陛下说完。又与沈观潮开始讲监察院的事,顾汝中在一边睁着贼圆贼圆的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心里满是狗血,脑子里满是鸡血,总而言之就是浑身上下充满各种血。

    “别跟这再待着了,你哪是来听差的。分明是来听戏文的,还是朕与观潮给你说,戏票都没买呢。”上皇陛下瞪顾汝中一眼,顾汝中“噢”一声,知道今天没八卦可围观了,跟着萧霄出门。

    沈观潮:“这孩子怎么感觉有点教歪了。”

    “像这种。怎么教都正不了,根子上就是歪的,他爹当年就是个好听墙根子的。”

    宣和公:“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