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近千年的书院就可见,这是大夏境内传承最久的书院,是文人心中的圣地。就是这圣地位置不大对头,偏坐落于土匪窝里。有道是鳌州两大怪,辣子充作三餐菜,书院门前土匪寨,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有句话说得好哇,流氓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山寨门对着书院门,土匪们怎么可能不把自家孩儿送过来。鳌州书院出名的有教无类,只要每学期jiāo两扇带骨肋条腊十担当季鲜稻米,土匪崽子也收得。

    沈端言听着顾凛川讲,一路都怀着对鳌州书院的敬仰,那群老夫子真是要得,愣是手把手将一群土匪教得讲规矩守章法。所以说,有两种人不能得罪,一是大夫,二是夫子,前者至多折磨你的*,后者却能折磨你的灵魂。

    水路到江南西道确实快,不过三日工夫便到袁州,袁州乃江南西道道台衙门所在,顾凛川需下船去道台衙门拜码头。袁州盛产棉麻,染坊林立,大街小巷处处可见染得极为艳丽纯正的颜色,这些在长安反倒看不着。

    顾凛川见她移不开视线,遂道:“待拜会了道台大人,再好好看看,左右时间还宽敞,不急。”

    沈端言记得萧霄他们几个说过,越是艳丽的颜色越难染,而且越稀贵,这一到袁州,看着就一点也不稀贵了,满大街跟不要钱似的:“不是说艳色布难得,怎袁州这般多。”

    “江南西道产棉麻,江南东道产桑蚕丝柞蚕丝,长安城里,你常能见到的多是江南东道的丝帛,棉麻多为寻常人家所用。须知,棉麻染出来虽艳,色泽光彩却不如丝帛长久,是以能穿丝帛谁会去选棉麻。”顾凛川说着又笑:“况且,你连织得粗糙一些的丝帛都嫌割ròu,这棉麻只怕你穿在身上会更加不适。”

    自然,棉麻这时候就有砂洗工艺,不过因费时费工,价格比丝帛还贵,且因成本原因,布坊都不爱做这个,一上柜分分钟能卖个精光。小红姑娘的衣裳尿布用的就多是砂洗棉,既透气吸水又柔软亲肤,比丝帛更加适合小孩子。

    沈端言:这又不是我的错,原主这么身娇ròu贵,我伺候得也很辛苦好不好。

    被取笑一番,沈端言瞪一眼,正待说些什么,却已经到了道台衙门门前。顾凛川不顾她瞪眼,上前两步将帖子递上去,道:“烦请通传,鳌州知州顾凛川前来赴职。”

    道台衙门门前的小吏老早就接到上官的叮嘱,这几日会有京城来的硬点子,这边的土话里,硬点子有很多意思,搁这位身上很明显嘛,指后台硬,不要得罪,与这位方便,自己也会很方便。

    “原来是顾大人和顾太太,两位快快请进,道台大人早与我们言说,提及这几日大人和太太要来袁州,不想来得这样快。两位一路风尘,想必已然疲倦,先稍坐我们这便去报予道台大人。”

    江南西道道台姓陈,名作遇崇,年四十几,与沈观潮是同一时代的人,这位也是皇帝陛下的超级好基友。说起来,皇帝陛下最擅长干的就是和人“好基友,一被子”,天下共九道,其中六位道台都与陛下有旧,其中以陈遇崇最甚,死忠死粉。

    陈遇崇接到门吏来报,连忙喊属下把人请进来,又喊人去府后叫自家太太,她与沈端言作陪。陈遇崇想的是皇帝陛下那封信,真有些让人哭笑不得,虽然他是死忠死粉,可皇帝陛下最近这几年干的都什么事,越来越像是来搞笑的!

    不过死忠死粉体现在哪儿,就体现在皇帝陛下再搞笑,只要无伤大雅,死忠死粉也会一丝不苟地执行。

    顾凛川一进大堂就朝陈遇崇行礼致安:“下官顾凛川拜见陈道台。”

    “见过陈道台。”

    “勿需多礼,快快坐下,走水路过来的吧,可还习惯。想当年我从长安过来,坐一路船吐一路,打那以后,我是宁可绕多些路也不坐船,这不,如今陛下让我挪窝我都不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