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还有谁能奈何得了他?

    林夫人觉得有必要就太子一事与赵世番仔细谈一谈。

    #

    此刻赵世番却正在御前应答。不为旁的——晋国公要回京了。

    说起来也真是艰难。当年灭梁一战,晋国公也是主帅之一,梁国覆灭之后,晋国公只在长安留了半年光景,便又被派去青州剿灭梁国余党。剿了四五年,北至高句丽,南到陈国,连荒山野岭上落草的寇匪都清理得干干净净,眼看着非回来不可了,他又自请去镇守扬州,和陈国人打仗。

    去年秋天皇帝就宣他回朝。眼看着都春暖花开了,他才终于不情不愿的晃回来。

    说句大逆不道的——赵世番觉着晋国公是在跟皇帝的命比,谁更能拖。

    倒也不能全怪晋国公。

    晋国公生得很雄伟,高大英俊,宛若天神。当年广陵王见了他一面,就颠搭颠搭的到皇帝跟前说,“今日见了晋国公,觉得他不是会久居人下的。臣弟不过跟他说了两句话,冷汗就湿透了脊背。竟不敢与他对视。威气之重以至于此,还请陛下早做打算。”变着法儿说晋国公有“龙威”。

    皇帝并没当一回事——毕竟是能除掉雍王的雄主,不论是才略还是气度,皇帝都远胜旁人。他收拢天下英雄为己用,自然不会为这么点鬼神莫辩的事就要斩杀功臣。

    但架不住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自广陵王开了口,就不断有“粗通面相之说”的人来提醒他——晋国公面貌不凡。

    不凡?快烦死了!

    皇帝便找了个颇有些名气的相术师,令他去给晋国公看相。

    那相术师给晋国公仔细看了一番,回头向皇帝回禀,“与他父亲一样,是战无不胜的命格。能当柱国大将军,倒没看出不能言说的富贵来。”

    皇帝于是盖棺定论了。

    而晋国公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后知后觉的吓傻了。

    此后便宁肯常年在外打仗,也不敢在京师安享富贵了。

    是以这回不得不回京来,便很心情忐忑。

    因他久拖不回,皇帝也暗暗生疑——便叫赵世番来问话。

    晋国公的夫人便是燕国公府上太夫人的族妹。虽不是同一房的,幼时却也很亲近。晋国公的次子谢怀逸,也是赵世番的至jiāo好友。皇帝向赵世番问话,虽是自己生疑,却显然也是为了释晋国公之疑。

    君臣互相说了些开解的话——赵世番便负责将皇帝的话传给晋国公。“去岁急宣他回来,是怕朕有万一,也可托孤给他”云云,信不信再另说。

    赵世番并不替晋国公cāo心,他信皇帝的节cāo,也信晋国公统辖的府兵。

    他所cāo心的是自家三弟,出去六七年不晓得有没有长歪——原本xìng子就够左的了!

    他没料想到,他闺女刚被他教导的好弟子给闪了一巴掌。

    等回到家,他自然立刻就知道了。

    林夫人有多开眼界,赵世番就有多目瞪口呆。

    自家的闺女的温良纯善,他最清楚不过。不要说月娘,就是雁卿这个不解时事的,待人也是彬彬有礼,温和谦让。赵世番完全没设想雁卿和月娘先做错,才招来灾祸的可能。分明就是太子凶xìng未改。

    若不替两个娇嫩的女儿找回公道,赵世番又气得哆嗦。

    待要去找公道——他又是太子的师父。教不严,师之惰。弟子不肖至此,分明就是他的过错。

    赵世番气得说不出话来,来回的踱步。

    历来太子太傅只有反对新法被商鞅割了鼻子的,只有力保废太子被皇帝冷藏的。有谁像他这样,被太子亲手打脸的?

    一时竟有些哭笑不得了

    #

    太子也已回到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