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朗的天,蔚蓝的云卷云舒,粼粼的水流里细碎了柔和的阳光。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子幽淡的,好像就只有我眼中的生机勃勃的春光,还有那样平淡而舒心的琴音。
一根桐木,七根发丝,我做成了一把琴。
坐在溪流的边被流水冲洗的发亮的鹅卵石上,轮回着指尖的悠长。
清越的琴声,和着白云舒卷的恣意,应着流水涓涓的缱绻,追随着树枝上新发的嫩芽,最后融进了鸟雀争春的婉转。
我抬眼看着青草地上星星点点散落的叫不出名字的小花,嘴角掩饰不住舒心的笑,清丽的水乡美景,就像一支最为优美动听的旋律,涤dàng着我的心。
这般的放松,这般的恣意,和着最自然清新的音符,描摹最宁静唯美的画面,这,就是我的人生吗?
过去的一年,纷纷扬扬变成了尘埃,在记忆里随风散去,我已不愿再想,现在的我,才是最充实的。
“先生!”
童稚的声音齐齐响起,我回头,二十个孩子齐齐向我行礼。
我一笑,上课的时间到了!
这一班孩子,最大的15岁,最小的才4岁,平时顽皮的上窜下跳,可是即使弹拨着最简陋的琴,依然是敛去了孩童心xìng,极其认真的汲取着知识和技巧。
最简单然而也是最纯洁的音符,也就是从他们的指尖发出来的。
一个月前,寂寞的我,在临时租住的房屋里拨起了琴弦,浑然不知外面聚集了整个村庄的人。
多亏了这个时空人们对音乐的挚爱,才使得我如此迅速的融入了这个村庄。
人的潜质,是永远发掘不玩的。
就像我,从前以为自己是最不适合当老师的,但实际上,我做的很好,仅仅一个月,我的学生已经能自己弹拨简单的曲调了。
当然也不是我的乐艺就那么高超,那么能够感染人,我想,一大部分应该归功于这群孩子们的纯洁无暇的心灵,积极求知的yù望,更应该归功于这一片世外桃源般的山村。
弹琴,最重要的不是你掌握了多少指法,弹拨过多少名曲,最重要的是一颗因曲而生随曲而殁的心,诚挚以对天地,静息而为自然,琴曲才能融合弥散在空间,悠长的流传。
如果你只有一颗汲汲于世的心,或是被功名利禄尔虞我诈的灰尘蒙蔽了眼,那你用什么去感知乐曲的生命,拿什么去构建生命的乐章。
这一片清明的几乎要与世隔绝的村落,我本以为是一片明山秀水掩盖下的愚昧与无知,后来才发现,这里简直是一片最为纯洁的净土,人与自然最完美的融合。
这样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孩子们,也是最能感知自然,感知生命的。
明心,诚心,静心,合心。
无师自通。
在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的之后,班上有一个孩子弹出了一首连我都震惊的曲子,我好奇他从哪里来的灵感,他脸微微一红,露出两个小酒窝,小声道,“小时候,妈妈总是背着我去河边洗衣服,我在河边玩耍,踩着青苔,踩了一脚的泥,有时候,不知不觉的累了,就靠在筐上,不知不觉好像听着河水就是这样,叮咚叮咚,就像童谣一般,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我弹的,就是这样的曲子,就是小时候催我入睡的歌……”
我这才知道,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支或数支恒久的音乐,不知不觉的,伴着你流过岁月的沧桑,但大多时候,我们从来都只是混迹于浮生,流连往返于尘世,很少注意到自己的内心,更无法发觉自己内心的旋律,平白丢失了最华美的乐章,最动人的天籁。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我曾经尝试着去链接自己生命的背景音乐,然而,夜色宁静的,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