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傻爹给气死。”
一时说得顾琰和顾琇都有些想笑又不好笑的。
“罢了,懒得说她。你先和我说说什么事儿有关琇丫头的。”太夫人道。前段时日刚传出西陵派出使臣求和的消息,京城就有了一番扬眉吐气,再也不会用宗室、贵女和亲的言谈。众人都觉此一役是天朝取胜,断不能再行和亲之举,长敌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
不过太夫人却觉得不必如此,和亲在敌强我弱的时候是耻辱。但在敌弱我强之时便是怀柔之道了。汉武帝之前的和亲,是匈奴强汉朝弱,但武帝之后情势可就改了。譬如王昭君出塞就是在匈奴分裂之后,南匈奴王投诚求娶去的。其实大利于民族团结。
但因为风声是从天香楼传出来的,她知道是东宫手笔。在外自然不会有不同的声音。
顾琰笑笑,“祖母,太子和我说了一桩婚事。我觉得我父亲和钱氏都忒不靠谱,所以想听听您的意见。此事还只是一个想法,并未挑明。秦相二房的嫡孙秦轻书今年十五,如今是秀才的身份。秦相过世他是孙辈按理守九个月孝即可。这一年多便是在老家埋头攻读。秦家人就要回到朝堂了。太子的意思,想将琇琇许配给这个儿郎。您看如何?”
秦轻书是秦菀的堂弟,是她二叔的嫡子。不过秦菀二叔是庶出,所以他和庶出的顾琇距离倒不是太大。有太子小姨子这重身份,也可以弥补了。不过顾琰离开京城的时候他才七岁,对他不甚了解。所以来问问老太太。而且,虽然她是长姐,还是尊重一下长辈的意思比较好。
一旁旁听的顾琇愣怔了下,然后面红过耳的道:“姐姐,我还小呢。”
“都满十二了,不小了。你姐夫说起这个人,我觉得家世各方面都不错。如果祖母也觉得好,再做进一步的了解好了。这也需要花时间啊。回头还要行六礼,也得一年多。到时候你就差不多及笄了。而且,是定亲又不是让你马上嫁过去。”
太夫人回忆了一下,然后道:“嗯,我依稀记得是个很聪慧、俊秀的孩子,很得他祖父的喜欢。你走之后,我曾经和你三伯母上秦相府求援撞见过一回,他态度很谦恭。虽然是看你三伯母面子,但在那种时刻也极难得了。虽然是庶子所出,但据说是秦家孙辈里秦相寄望最深的。虽然不是出自嫡长房,但配琇琇绰绰有余了。嗯,秦家长房如今也没有尚未婚配的儿子了。而且,要匹配,那就只有庶子。”
顾琰道:“祖母也看好就好。琇琇,你也不用担心,姐姐不会让你盲婚哑嫁的。三个月后,秦家就会举家回朝。到时候你跟着三伯母、四嫂去秦家拜见一下好了。就当是和正常亲戚往来就好了。咱们先看看这个人,不合适再说。你姐夫那里答应过我的,我不答应你的婚事就不会定下来。”
太夫人道:“琰儿,你也别太由着xìng子了。秦家祖上本朝都出了三个丞相、两任帝师,其余品级不计其数。是从前朝就存在的清流世家。这样的人家,如果不是你是太子妃,这样的好事儿哪能轮到琇琇?咱们顾家祖上行伍出身,也就是老祖宗凑巧和太祖一个村子,起兵的时候才得以跟在太祖身后最后得了靖西侯的爵位。说起来只算本朝新贵。如今祖传的爵位也没了,只得你四哥一个初代的武英伯。太子垂爱,你可不要太任xìng。当年咱们还是侯府,你三叔又那么有才华,都只能娶到秦家旁支的女儿。书哥儿可是秦相亲孙子。”
顾家的历史,顾琰小时候经常听太夫人耳提面命。只说跟着太祖亲兵,没提只是因为同村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事儿。看来秦家的门楣给老太太不小的压力,连老底都透露了。
顾琰笑笑,“祖母,咱们用心经营,不就是为了弟弟、妹妹还有孩子们将来不用仰人鼻息么。秦相家的门楣再高,如果琇琇和轻书不投缘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别说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