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犯同样的错误。

    另外,写到三国,我还要再提一个人荀。

    荀,字文若,他是曹cāo身边的首席谋士。

    他的人格是非常高尚的,不嫉妒同僚,不拍马屁,为人直接,光明磊落,而且他还向曹cāo举荐了很多人才,最得曹cāo信任的那个郭嘉,就是荀举荐的。

    曹cāo曾经把他当作是自己的子房,可以说,没有荀,就没有曹cāo的江山。

    可是,他的结局却有些悲惨,是被曹cāo逼死的。

    原因是因为他太忠心,太直接。

    他既忠心曹cāo,也忠心汉室。

    他为曹cāo献计献策,是希望曹cāo能够快些将天下统一,让百姓不在处于战争的硝烟之中,还汉室一个太平江山。

    可是,曹cāo辛苦打来的江山,怎么可能会拱手让给手里的那个傀儡皇帝。

    等到战事稍微平息之后,曹cāo威胁手里的汉献帝,让他给自己加封魏王,当时,所有人都是支持曹cāo的,可是,荀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写书把曹cāo训了一顿,并直接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一向自负的曹cāo,看到荀这么不敬的话,恼羞成怒,送给荀一个空盒子,表示他已经对自己没有用了,荀会意,于是服dú自杀。

    《品三国》中,易中天也分析了,荀的死,是因为他的xìng格,他太忠心,太直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从来不会有什么隐瞒。

    当然,他每一次提意见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可是,曹cāo听到那么直接的话,难免会生气,而且,曹cāo这个人重的是利益,只要与他利益相违背的事物,他都会剪除,如果当时郭嘉还在,他就肯定不会违背曹cāo的意思,就算违背曹cāo的意思,他也会用一个很委婉的方式提出来,而不是像荀那么直接。

    不过,相较郭嘉和荀而言,我更喜欢的,还是荀,他代表的是一种气节,一种宁死不屈,决不妥协的气节。

    屈原也是这样一个人,世人皆醉我独醒,不是因为那些人真的醉了,而是因为那些人在装醉,可是,屈原没有装,他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就算死,也决不妥协,最后,他抱石沉于汩罗江,成了永恒。

    有时候,我们也像他们一样,在默默地坚持一些东西,虽然很傻,虽然知道没有结果,但是,我们并不后悔。

    赤壁之战,曹cāo的陆军并没有多大的损失,死的都是一些荆州投降的水军,而且,他的大将也没有什么损失,几乎都逃走了。

    那时候,火一烧起来,曹军顿时就乱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到处乱成一团,失去了指挥作战的方向,这也是兵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曹cāo战败之后,回到本部,虽然他心里郁闷,但是,他并没有消沉下去,而且,他还给自己的士兵开会,安慰自己的士兵,大体内容是,一生中谁没有失败过,我们不能只看着眼前的成功和失败,只有最后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

    光从这点上看,曹cāo就很不简单了,他一生戎马生涯,多次行走在死亡线上,好几次,差点被人干掉了,可是,他凭着自己的机智,成功逃脱。

    可以说,他是一个实干家,他的成功,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他的jiān诈,也是在战争中一点一点学会的。

    为了生存,每个人都会改变!

    所以,我对他不作评价,至于大家怎么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李香明击溃曹军之后,并没有乘胜追击,附近的几座城池,仍然驻扎着曹cāo几股不小的兵力,他并没有把握能将这些城池一举拿下。

    而且,刘备这个人似乎还留了一手,硬仗都是jiāo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