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离开。

    回到报社,骆志远马上就开始写今天关于市委书记邓宁临在“三毛”厂调研的报道,明天是要上头版头条的。

    以常规而言,这样的报道完全可以写成冠冕堂皇却又没有任何实质xìng内容的“假大空”八股文,无非是列清楚新闻的几要素,然后用一定的篇幅阐述“邓书记的指示精神”,“邓书记强调”如何如何、“邓书记指出”如何如何,五六百字拉下来就可以jiāo差,也不会犯错误。

    但骆志远沉吟了片刻,还是决定以“市场形势恶化的大背景下,国有纺织企业怎样摆脱困境和安置职工”为侧重点,直抒胸臆,写出一点干货来。

    骆志远在文章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种观点,其实也是后世经过了事实验证和市场检验的科学理论。

    在文章中,他用朴实的语言来表达论证自己的观点,认为导致纺织企业困境产生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产能过剩和产业科技水平低下,这意味着很多纺织企业被市场淘汰难以避免。在这个基础上,要破除这样的发展困境,只有政府强力介入主导,走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换代的新路。

    之所以”别出心裁”写这篇报道,骆志远也有一点私心,试图引起邓宁临的关注和思考,为他日后找上邓宁临“谈合作”作一个无形的铺垫。

    稿子写完,服务中心的照片也冲洗了出来。骆志远从中挑选了一张邓宁临被诸多职工围在其中、侃侃而谈神色从容的照片作为报道的配图,然后将稿件打印出来,送审。

    因为部门主任宋建军不在报社,所以他的稿子直接就报到了编办那里。在编办很快就通过了,而到了值班副总编那里,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被签发。报社方面觉得这篇报道的角度新颖、颇有见地,图片也能体现市委书记邓宁临务实亲民的作风和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就同意上稿。

    但事关市委主要领导的报道,依据新闻纪律,要由市委宣传部的业务职能部门和市委办有关领导进行双重把关。只有这两个“婆婆”都点头表示没有问题,报社才能进入编辑排版流程,否则,一旦见报之后出现任何不妥,就是政治事故,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的审核结果反馈回来,同意刊发。编办给市委办传真了一份稿件,但对方说传真的稿件不清晰,编办就安排骆志远把稿子送报市委办。

    骆志远将稿子送到了市委办综合一科,然后就静静等候综合一科科长马奉博审稿。

    在一般人眼里,市委办秘书科是材料部门,但实际上,综合科和信息科才是材料部门,秘书科的职能更倾向于“服务”和“协调”。

    马奉博认真看着稿子,眉头渐皱。不能说骆志远的稿子写的不好,而只能说稿子不符合马奉博个人的口味,同时马奉博心里还有点别的小疙瘩。

    但市委宣传部那边已经审核通过,他也不好全盘否定,只好在遣词造句上挑挑小毛病,要求骆志远拿回去修改。

    马奉博提出来的修改意见纯属鸡蛋里头挑骨头,可这是人家的职权所在,骆志远无奈,只得匆忙返回改稿。改完,重新打印出来,jiāo由值班副总编过目,再次送到马奉博的案头上。

    这一来一去,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耗过去了。

    马奉博看完稿子,竟然又指着配发的图片打着官腔沉声道:“小骆,这张照片不合适,你们到底是怎么搞的,这种照片明显影响领导形象,怎么能刊发?你们领导是怎么把关的?嗯?”

    照片不合适,第一次送审时为何不讲?改完稿子又挑照片,这是明摆着故意刁难,没事找事了。

    骆志远搞不清楚马奉博今天到底是吃错了什么yào,非要揪住这篇报道不撒手,硬是摆起了谱。后来他才知悉,马奉博与他父亲骆破虏有些旧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