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策一番质疑的话说出口后,在场的南地文士不由地面露尴尬之色,尤其是将江策请来的海青,更是面带窘色,又暗暗生恼。》し当年慎之虽然未说,可他也看得出来,慎之与他大哥的关系算不上十分和睦,其中原因不难察觉,身为长子的他不仅文采逊于弟弟,且不及弟弟得江大学士看中,那时慎之并不欲与兄长相争什么,作为外人,他也无从多说些什么。
如今慎之已逝,他以为江策身为江家长子与慎之的兄长,性情会稍有变化,没想到依旧放不开,心中不由后悔,对那位徐姓少年又生愧疚,倘若不是他,徐姓少年也不会即将面对江策的质难。
他深信,徐敏庆定是慎之的后人,世人难有如此相像之人,不是血缘至今又会是什么。那日说起旧仆,海青想起当年伴在慎之身边的伶俐书童,莫非是那人?
江策对心中的想法根本没有多加遮掩,在脸上赤果果地流露了出来,让南地来的文士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本身身在北地得萧王府庇护,不知感激不说,还只差脱口说出萧王府狼子野心了。连他们都知道,当年将江家流放北地,傅太师根本不可能让江家人有活下来的可能,若非萧王府出手庇护,江策以及他的家人安能活到现在?
场面顿时冷清了许多,大家客套了几句便将话题引向诗文,莫谈国事。
江策见状脸色更沉,他以为是因为江家没落了,这些人便瞧不起他江策了,可恼,这些以君子自居的文人也不过是群阿谀谄媚的小人,枉为读书人。
路允之陪在柳山长身边招待这群客人,看到江策的反应默不做声,心说难怪王爷和四公子这些年一直没去接触江策,四公子说敏庆能应付得来,应当不会有问题吧,不免有些为自己的学生担忧,如今敏庆越出色他越骄傲,可不希望因为这样的家人长辈而受挫。
有下人过来,在路允之耳边说了几句,路允之讶异地抬头。
柳山长偏过头问:“允之何事?”
路允之说:“山长,敏庆就在门外。”
柳山长笑道:“那就带进来吧,伯侄早晚会碰面,有些事情不如当面说清。”
路允之恭敬道:“是,学生这就将他带进来。”说完起身匆匆往外走去。
路允之随下人来到门口,看到徐敏庆与他兄长正交头说着什么,身后站着徐家的下人,那人他也是见过的,替敏庆管理着书肆作坊,也是他那日口中所提的江家旧仆江宏。
“先生。”“路大人。”
见路允之出来,徐北兄弟俩迎上去。
路允之看两人面色,并无太多担忧之色,心下略安,不过还是将江策的态度说了一下,好让二人心中有所准备。
徐北不客气地嗤笑道:“早料到没那么顺利的,可也没料到他居然将敏庆当成贪图利用江家名声的小人,罢了,我本来就没打算让敏庆改姓江去,还是做我徐家人的好。”
徐敏庆乖顺地立在哥哥身边,一副哥哥说什么便是什么的模样,毫无惊慌之色,路允之不由暗笑。徐北说得也有道理,别人看不上,没必要贴上去,何况依敏庆的聪慧与才气,迟早出人投地,便是现在不靠江三公子的名声,他的策论也在滟州城内传扬开。
路允之笑道:“看来是我多虑了,如此便好,徐大人,请。”
“好,路大人稍等,车上还有一人。姨妈,下车吧。”徐北回头叫人。
江宏掀开车帘,从马车内扶下一妇人,看上去约有四五十岁了。徐敏庆也过去扶人,口称“姨母”,而那妇人抬头看向敏庆的目光欣慰又担忧,一把抓住敏庆的手问:“真的不要紧吗?大爷怎能怀疑小少爷的身份。”
“姨母放心吧,是便是,不是便不是,大哥说得对,我是徐家养大的。”徐敏庆拍拍妇人的手安慰道,妇人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