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卤莽跋扈坚守蛮族豪汉粗野本色的,虽然有资格嘲笑那些假装斯文的亲友同袍,终归却是个国家和社稷的祸害啊。这种人的存在,会持续扩大满人和汉人抵抗者之间不断发生的流血仇杀冲突。

    这样的国家大义,李卫当然再明白不过了,皇帝和胤祥当年也就是在这个事情上,跟他合拍投缘,才将罢官下野的他,起复重用。

    只是,跟眼前这个小公主宣讲这个大道理,似乎不大合适。

    这只小公主脑子里的念头,显然是已经被人给带歪了,她现在分明就是一个思想偏激的本色冲动型蛮族公主,她公然表示反感和反对以两个马府为代表的满人汉化儒化大业。

    李卫心里默默对毓敏做出的这番评估,当然是没有说出口来。毓敏根本猜不到。

    倘若知道了李卫竟然这样斜视于她,毓敏定会被气个半死。

    这种性质的评定,搁在20和21世纪,那就叫做上纲上线,给人头上乱扣大帽子。李大人给毓敏所扣的这顶黑帽子,那罪名可不轻啊。那就是个拒不服从中央指示,跟中央精神背道而行。还想拉帮立派,另立小山头,企图聚众反抗中央领导。

    李卫今日造访春和园,所为之事,就是摸底来的。

    刑部尚书负责的这项工作主旨,看起来已有了初步的线索,李卫也没有白跑这一趟。他倒不会去跟一个年少无知的小公主为难,六扇门老大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揪出幕后那些给毓敏公主洗脑灌输了歪门邪道思想的黑老大。

    李大人当然猜不到他要揪出来的所谓黑老大。其实不过是曹雪芹留给三百年后读者去看的一本文艺书。

    李大人此刻圈出的嫌疑对象名单里头,首先列入的就是佟佳氏穆法海c穆妙玉这一干不忠不孝的大老虎。毓敏的想法,应是她的授业解惑老师所教的。那就是妙玉女尼了。

    当然,李卫执掌刑部多年,习惯了照章办事儿,他并不会把嫌疑当作切实的罪名。他只是心中存了此念,留待日后展开调查。在查获真凭实据之前,倒也不会草率将小公主的家教先生锁定为异端分子。

    世事总是那么难料,鬼知道毓敏公主除了妙玉兄妹两个家教之外。还有没有受过其他神秘对象的影响呢?从事公安工作的人都懂得这样一个原则: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

    李大人脑子里头盘算的事情,已经偏离了毓敏所能料及的范围。远远地歪去了别处。

    他首先是认定毓敏所站的立场是错误的,是站在了朝廷治国方略的对面阵营。

    又判定毓敏公主的智力寻常凡庸,她只是受了师傅的启发以及佛宝力量的影响,不稳定的偶然性灵光一现。瞬间式的战斗力爆表。

    得出来的初步诊断意见就是衔玉而生的某人,所衔之玉,以及某玉牵连的某法宝,恐怕并非吉祥之物,而是来自于邪魔外道。可是!皇帝当年是亲批了吉祥二字的,这算是官方鉴定结论,李卫是官场上混得圆通熟稔之人,自然不会贸然去驳了皇上的面子。

    好吧!他的侦查这样一来就陷入了悖论和僵局之中。继续追究下去,恐怕会刺探出一个邪恶不详的调查结果来。这和皇帝的旨意会有冲突。古代法官和警察局长,办案的事情并不是最重视犯罪事实认定,而是更加优先地重视皇帝的态度倾向性。

    当皇帝明显露出偏袒倾向的时候。办案的官吏便只能对某些不好的事实证据,假装视若不见。

    李卫这时候进退两难,不得不放弃专业精神,去维护皇帝的立场和利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就此放弃调查摸底。倘若当真放弃的话,倘若皇帝未来某一日转变了态度责问起来的话。刑部还是逃不过失职失察的过失罪名。所以刑部还是会秘密立案侦查穆法海穆妙玉一伙或有的犯罪事实证据,并暗中刺探公主衔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