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世态,恐非一人之力所能改变。吾辈为人处事,理当恪守一个礼字。凡事依礼而行,便不会弄出什么大的乱子。即便一辈子总免不了遇得到一些不如意事,我既已依礼循序而为,心中也就能够自安,并不会因为至亲好友遭遇了某种不幸而自责太过。反之,倘若凡事都不依礼而为,处处都费心机,一旦事有不谐,那便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终于逃不过内心的自惭自责。”

    他说的其实就是大中华传承几千年的儒家最粗浅为人操守了,读过四书五经的男生,按例都该是懂得这个做人基本的,李大人大概觉得毓敏是个女孩子,其家教老师又是个李大人一向瞧不起的装逼女尼,于是李大人便默认毓敏因为是女子,所以不懂得儒家士子的为人处事大道理。

    毓敏不知书不达理,并不关李卫什么事儿,他倒也不是自诩活雷锋,热心帮助毓敏来参透人生奥义。李大人其实是为了低调淡出那桩该死的女学生案件,他真是不想被对方揪着这条小辫子不放。

    他又不能直说:咱们不谈这个女学生吧!咱们聊聊别的。

    于是李大人表面上是在谈及礼法秩序,谈及一种以不变应万变,凡事但求依礼有理问心无愧,并不奢望一切事情都办得万全了。世事难料,命运沉浮,岁数大阅历多的人一辈子见惯了各种悲剧倒霉鬼,早就麻木成习惯了。李大人表面上是在启发开导毓敏的正确人生观,其实是借此撇清自己跟女学生之间的奇怪关系——劳资不过就是做了些按理该做的事情而已,问心无愧。他其实是想绕着弯子来表达这层意思。

    这绕着弯子说话的范儿,并不符合李大人的本心。李大人平生还是挺直率的一个人,最反感有话不肯直说的娘娘腔。

    可是这一次他实在是不愿意在话题中直接触及女学生进京投亲这桩头疼事儿,顾左右而言他,把话题引向理论务虚的一面,不肯在女学生这个具体细节上多做纠缠。

    却不料毓敏不依不饶,就是不肯轻易将他老人家放过。

    毓敏已经掉在了贾雨村林黛玉这个坑里,她怎肯轻易放过这条重大线索呢。于是皱眉诧异道:“李大人!您说的这一番大道理,我听着怎么就觉得那么假呢?”

    毓敏满脑子装的都是“假府”,“假雨村”,“假正经”,她也是无暇细想,心直口快就揪着那个假字不放,她对这个假字兴趣极大。

    只因为过去她看待红楼“贾府”的时候,只是简简单单认为这是作者为了逃避文_字_狱所拟的架空笔法。现在她对红楼世界重新刷新了认识,贾府寓意的恐怕不单单只是架空,而是弄虚作假c假惺惺c假正经,以及明明是暴发户家族,非要硬充作诗书门第的裱糊作伪之意。

    毓敏接着又道;“李大人您是把那女学生送到马府投亲去了吧?那马府是个怎样的地方,咱们心知肚明。爱新觉罗氏傅察氏佟佳氏的关系那么亲密,大家伙儿都是好亲戚好朋友,我是没好意思多讲马府的坏话儿。可是,您也不敢太过假装啊,依您所言,凡事依礼而行,便可以求得内心自安,我倒想问问你:你觉得马府日后处置你那女学生的终生婚嫁大事儿的时候,真的会不偏不倚依礼操办,把事情办得来问心无愧吗?”

    李大人显然是十分了解和熟悉马府的,马府当家的老爷太太和老太君,会是多么腹黑的角色,他比毓敏更清楚。不只是腹黑的问题,马府的老爷们根本就没文化啊!起个汉姓都取得这么荒唐可笑,几乎丢光了满人贵族的face。虽然他们大肆雇佣“笔墨执事”充当枪手,把自己府上乔装虚饰成有文化的豪门模样,其实他们就是土豹子。

    日后这帮土豹子大家长安顿林妹妹终生大事的时候,怎可能如李大人所标榜的那样依礼循序而行?马府老太君和老爷太太们一定会乱来的啊!

    (未完待续。。)

    松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