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徐树铮逃出延平,逃入汀州城内孙军先锋团团长周荫人命令几百个兵士穿上福建军的服装,扛着福建军的武器,打着福建军的旗号,直奔城门汀州守军以为是败退下来的自己人,大开城门,让孙军一拥而入,俘获了皖系福建系大部将领而作为大将的徐树铮却在此之前,乘坐日本商船,前期赶往了上海,成功逃脱
至11月,孙传芳和江西军顺利会师,兵锋直抵广东而此时的广东政府一面要抵抗广西新起的白崇禧等人,一面要收拾本地残留的孙大炮人马,一面又要安抚当地的各路军阀稳定局势,所以也没时间来打理这股要人命的大军,只能不断的采用“添油战术”分兵抵抗,其结果自然是被孙传芳步步蚕食直至广东的残余势力退入广西,孙传芳才作罢
但此时就连孤悬衡,一直不被各路军阀重视的海南岛,也在赵云的重点“关注”下,派出了战列舰进行了武力恫吓,一举收复
这一个月的时间,华夏大地风云变色,令所有老牌政治家都措手不及,但有了这一个月的时间,也足够令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数省来个结盟互保
“合纵连横”之策,在春秋时期就有,这些老牌军阀,吃的盐比赵云吃的米都要多,如何想不到
他们一方面积极的派出使者,联系吴佩孚,讨价还价,一方面招兵买马,枕戈待旦,甚至还找“外援”鼓动处于半独立状态,“倒戈将军”冯玉,脱离北方的“三王”,投入南京的怀抱,以挑起南北之间的大战,使吴佩孚首尾不能兼顾只是可惜冯玉就算是有心,可南京一条必须入城为官的要求,就让一心想当“土皇帝”的冯玉犹豫不决
当就算是有这些不自量力的人在螳臂当车,华夏大地上一南一北两股势力也已经是清晰可见
北方占据着蓟县,外人称为“北直系”,“直系嫡系”而南方,由于赵云的不出面,令很多人误认为,赵云和吴佩孚打成了共识,由吴佩孚来唱主角,所以被人称为“南直系”,或者说是“直系洛阳派”论势力,北方由于有着从渤海到天山的广袤土地,势力下还桥占据着听调不听宣的河南冯玉和已经龟缩到奉天的张胡子,主力也是由汉满蒙三族的精锐构成,在满清刚刚倒下,众人还没脱离这个桎梏帝国约束的年代,很多人还都看好北方的军事实力
而在南方,拥有了江浙的经济基船两湖的工业,山东的兵源,江西福建和刚刚占领的广东,又都可以作为战略纵深,所以吴佩孚也得到了不少的支持者
虽然江西福建广东三地都没有清剿完毕,还称不上稳固的大后方,但是吴佩孚在直系“分家”时拐来的直系主力舰队,加上那艘“拿骚级”就是至尊武力的象征而在进攻广东时,汪在广东的另一艘“拿骚级”也没走脱,在船上福建籍官兵的一致表决下,根本没动手,就挂起了白旗,“反正”了
这样一来,在明面上南方就拥有了两艘在华夏海面上的至尊武力,而北方则是为零当年八国联军是如何打入蓟县的,对于这些老北洋来说,那是心知肚明,看到南方海军如此的耀武扬威,自然是心急如焚,四处求人
面对南方的“咄咄逼人”,英国美国甚至是日本都递来了橄榄枝,没法子,这些家伙刚刚签了一个华盛顿海军条约,自缚手脚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海军强国都设计了规模和火力更强大的战列舰,主炮口径上升到16至18英寸可是战列舰的建造和维护费用极其高昂,这种耗费高昂的军备竞赛在战争结束后显然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五个海军强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主力舰的吨位(吨)和主炮口径(不得超过16英寸),并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的主力舰(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总吨位比例为10:10:6:35: